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842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77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永金 《福建地质》1995,14(4):263-271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的主要活动表现,特点,形成机理及其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并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提出防治的对策建议。此外,文中还扼要地介绍了福建发生地质灾害的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72.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1:500航测综合法成图的工艺流程及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以无锡市测区的成图精度,证实了该项工艺流程及作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山西洪洞8级地震形变遗迹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山西临汾盆地霍山山前存在一系列地震形变遗迹,初步研究认为是公元1303年洪洞8级地震的产物。 本文对所发现的形变遗迹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同时对1303年地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长江中下游近期河道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立  蔡鹤生 《地球科学》1995,20(4):427-432
长江河道变迁直接影响其两岩的经济开发和人民生活。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长江中下游近期江岸的冲淤变化、江心洲的演变及岸崩塌变形的特征及规律,分析了影响其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而预测了江岸的冲淤趋势。  相似文献   
75.
西藏易贡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地貌与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4月9日19时59分18.2秒,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易贡乡发生了特大崩塌—滑坡—泥石流。构造上它发生在印度板块阿萨姆楔入角复合地带的西侧,也是高原腹地向东侧山地下降的过渡带,重力作用明显。根据便携式GPS定位仪实地测定和滑坡前后的卫星影像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堆积物形成了一座长约5.7km、宽约1.5km的“天然大坝”,完全堵塞了易贡藏布河干流,崩塌滑坡体总方量超过3.8×10~8m~3。根据区域地震台网的记录,其振动持续的时间为6min,其中最大振幅的持续时间为2min。震相分析表明有3组较为明显的震相,对应着3次较大的地表振动。计算获得崩塌滚落的平均速度约为48m/s,伴随崩塌滚落的同时,滑坡泥石流的平均滑动速度也达到了16 m/s,比一般泥石流流动速度要大一倍。  相似文献   
76.
孙大鹏 《盐湖研究》2007,15(1):20-28
根据国内外大量实际资料,从碘的分布情况及其所处的地质条件,结合石油和天然气形成过程、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探讨高碘卤水分布的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的找碘方向。  相似文献   
77.
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工程地质与山地灾害领域崩塌、滑坡灾害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对这一研究领域,最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厘定了高速远程崩滑的定义;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众多典型重大高速远程崩滑灾害事件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概述了迄今为止所提出的高速远程崩滑形成的各种动力学机理;分析与讨论了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机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总体思路、目标与应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8.
本文论述了专业测绘单位贯标的必要性 ,简述了贯标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过程 ,总结了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79.
用逐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再分析(ERA)风应力,和由Haney公式结合ERA海表资料与预报海温计算出的热通量强迫一个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并用逐日的模拟结果与TOGA-COARE(Tropical Ocean--Global Atmosphere--Coupled Ocean-AtmosphereResponse Experiment)浮标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中暖池海区上层海洋热量平衡对西风爆发(WWB)的响应.在第一次WWB过程中,模拟与观测的主要差异在WWB期间,而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模式中由下沉运动引起的增温和由强的纬向温度梯度引起的暖平流.初步认为下沉增温可能是差分格式本身和模式分辨率不足造成的.从热量平衡的结果看,第二次WWB事件的模拟比第一次更成功,两次差异可能与两次WWB事件的季节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0.
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的微震四维观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微震一般是微米级的自然连续振动,振动频率在10几赫以下;地微震观测技术,早已应用到工程勘察及地震安全性评价领域,并已列入相关规程。受观测、解释及成果应用水平的限制,以前的应用主要是定时定点一次性观测(在静噪条件下),考察场地三维方向振动特性,提出构筑物抗震设计要求。由于该项技术良好的可 拓展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利用定时定点的微震观测,推民场地地层构造、振动特性。20世纪90年代,偶见国外应用其进行一些监测工作的零星报道。地微震四维观测即空间三向振动特性随时间的变化,以自动长期连续观测系统有效监测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其观测的设备和技术方法须适应自动长期连续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