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3篇
  免费   3440篇
  国内免费   4072篇
测绘学   1870篇
大气科学   3269篇
地球物理   3060篇
地质学   9948篇
海洋学   1629篇
天文学   138篇
综合类   1493篇
自然地理   1778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668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641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134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1112篇
  2011年   1076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045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903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760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671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485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13篇
  1954年   11篇
  1946年   12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最近5-6年主要由于高质数字地震资料而使得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有了很大的进展。应用地球体波、面波及自由振荡的各种研究阐明了不同深度上的三维构造。然而,任何构造研究都受到对用于探测构造的波长分辨力问题的限制。在这方面,比如由体波得到的模式代表着由面波或自由振荡获得的那些不同尺度的平均值,它应包括了更详细的结果。不过我们经常发现对于各种结果的解释就象它们给出的是对三维地球中地震速度进行的点估计。本文中我们回顾每种类型资料是如何提供给我们有关地球构造的信息以及如何依据其分辨力与误差进行解释。三维构造研究中出现的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即为与地表地质相对应的近地表速度的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阿拉沟发生的4次泥石流资料为例子,分析了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及一些物理条件后指出:干早、半干旱地区暴雨泥石流和潮湿地区暴雨泥石流有一定差别,它是在一定大形势背景下,配合地形特点,在动力和热力等综合影响下产生的,暴雨临界值可能比潮湿地区小。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列举了主要气象灾害指标,分析了畜牧气象灾害的类型等级划分及主要畜牧气象灾害天气过程,并对新疆主要牧业区牲畜掉膘、死亡等指标作了气候分析,提出防御对策办法。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强震断层面解和震源深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远震P波及SH波和区域地震P_(nl)波波形反演方法,测定了华北9次强震的断层面解、震源深度及地震矩.结合其他作者测定的7次地震的结果,分析了华北16次强震断层面解及华北地震震源深度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多数强震为走滑型地震,也有个别正断层型及逆断层型地震;16次地震多数发生在地壳中部10-25km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5.
精密引潮位展开及某些诠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再次改进了引潮位展开,潮波振幅给到小数后第六位,共3070个潮波.文中论述了引潮位展开的精度,同时给出为了保证潮汐计算的高精度而所需引入的各项改正及其说明.  相似文献   
996.
997.
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时间过程的不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自十四世纪以来,我国大陆东部三个主要地震区(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震区)的浅源强震(Ms≥6.0)活动的时间过程是随机的还是不均匀的,这一点是受研究时间尺度大小的制约。根据对事件时间过程均匀性的泊松检验发现,对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震区而言,如果取时间尺度ΔT=5年和10年时,其强震序列表现为随机平稳的泊松过程;当取ΔT=20年时,则显示出非平稳的性质;对于东南沿海地震区,ΔT=10年时已表现出显著的非平稳过程的特征。说明中国大陆东部地震区显示出10—20年尺度的强震群集的非均匀过程。 中国大陆东部三个主要地震区中,几百年尺度的强震活动过程可以划分为活动速率有显著差异的五个阶段:平静期—活跃警告期—过渡期—高潮期—剩余释放期。它们可以按蠕变过程去定性理解。  相似文献   
998.
深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体应变固体潮对深井水位影响的偏微分方程出发,考虑到含水层和井孔之间相互渗流的边界条件,用叠加原理、冲量定理和分离变量法等方法得出了方程的解.通过对这个解中水井含水层参数给予一些可能的值进行数值计算,讨论了水井固体潮系数和位相滞后与水井含水层参数间的关系,较好地解释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现象.计算表明,井孔的半径、含水层的孔隙度及固体骨架的体压缩系数愈大,含水的导水系数愈小,则水井水位的固体潮系数愈小,而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位相滞后愈大.井水对长周期的潮汐响应比对短周期的更好.   相似文献   
999.
确定潜在震源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建成  时振梁 《地震学报》1991,13(4):496-504
为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较好地反映大陆内部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按照震级分档和空间概率分布函数的思路,本文选取并量化了多个地震、地质特征,以描述各震级档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性质.为避免同一因素的重复使用和主观作用的介入,文中引入了分量分析方法对特征进行正交变换.对变换得到的互不相关的新特征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再结合七级以上强震发生后的减震作用,确定了各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作为例子,试算了京-津-唐-张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该例子说明,本文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反映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还避免了特征量的重复使用和专家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根据地壳中间界面上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探测了地壳中间界面的埋深、复盖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温度、压力、反射性、透过性、弹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