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2178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下辽河坳陷现代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雨蕊  许忠淮 《中国地震》1997,13(2):114-119
本文通过辽河油田的钻孔崩落资料及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推断出辽河坳陷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区域应务场和局部应力场的结果一致,该地区处于走滑断层型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62.
济阳坳陷低熟原油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济阳坳隐成熟原油广泛分布于埋深小于2000m第三系储层,原油具有低炮煤,低饱/芳比,高非烃及甾,萜化合物保留复含量原始生物构型的特征,应用甾烷C27,C28,C29要对丰度,萜烷中γ蜡烷含量和姥/植比可将全区低熟油划分为三类,展现了生源组成和介质环境对原油性质的影响,文章结合现代藻类的低温生烃模拟,探讨了低熟原油成因机理,提出了低熟原油系列有机质早期低温演化阶段的产物,咸化的强还原环境富含低等藻类  相似文献   
63.
川西乡城地区的球颗状玻镁安山岩是一种玻璃质、含辉石斑晶、具淬火结构的中性熔岩.它相对富硅富镁、贫钛贫磷,产于三叠纪川西义敦岛弧早期火山活动阶段.外观最醒目特征是具有球颗构造,从化学成分和岩浆性质分析,球颗构造是成岩过程中岩浆不混溶的直接产物.不混溶对岩石成分和结构起着控制作用;岩石中球颗相富硅碱,以玻璃质结构为主,而基质相富铁镁,以微晶结构为主.成岩时化学成分随岩浆不混溶发生相对分离,该岩浆属于一种低程度不混溶.结构差异是两相中矿物结晶能力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因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隐蔽油气藏分布的重要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岩性油气藏已成为胜利探区勘探的重点和储量增长、勘探挖潜的主要领域, 但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发现, 岩性油藏的含油气性变化大、成因机理还认识不清. 在对济阳坳陷123个典型砂岩透镜体含油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典型透镜体的详细剖析和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综合研究后发现: 砂岩透镜体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和沉积环境、围岩生排烃条件、砂体储集条件是成藏的主控因素. 砂岩透镜体能否成藏, 取决于围岩(源岩)与砂岩体之间的毛细管压力差和烃浓度梯度产生的扩散作用力和膨胀力的动力与流体向外渗滤遇到的阻力的是否达到平衡. 围岩生排烃条件由差到好、砂体储集条件由差到好、砂体的沉积环境从不利到有利, 当三方面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 圈闭内才具有成藏的条件, 三方面条件均较好时, 圈闭含油气性好. 文中对济阳坳陷新近系沙三下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5.
渤海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位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东部,是一个晚第四纪形成的内陆海盆. 渤海盆地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交会于渤海中部的NE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庙西北——黄河口——临邑断裂带及NW向北京——蓬莱断裂带是主要的活动构造带,将海区分成4个次级新构造区,成为现代应力场作用的构造基础. 综合研究38个震源机制解和75个井区应力场等资料,以及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渤海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方向为NE60~90,张应力为SN——NW30;以水平和近水平应力作用为主;不同构造区主应力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今渤海地区地壳发育以NNE——NE和NW——WNW走向的共轭剪切破裂为特征,是控制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66.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拉丁期放射虫、硅质岩及构造演化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鲜水河断裂带如年各组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动物群, 包括Muelleritortis, Baumgartneria Oertlispongus, ParoertlispongusPseudoertlispongus等, 地质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 硅质岩SiO2的含量变化范围在71.16%~90.06%之间, Si/Al比值为49~71, 表明它们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 Al2O3/(Al2O3 + Fe2O3)比值为0.63~0.81, V < 23 μg/g, V/Y < 2.8, Ti/V > 26, 具有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 大部分样品的稀土元素的Ce/Ce*比值为1.02~1.47, LaN/CeN比值为0.75~1.07, 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 仅1件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大洋盆地硅质岩的特征. 浊积岩、放射虫硅质岩和玄武岩组合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鲜水河断裂带在中三叠世拉丁期处于强烈裂陷阶段.  相似文献   
67.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A”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68.
讨论了渭北矿区地表裂陷的成因、危害、防治的方法和意义。指出地震、活动性断裂、人类采矿活动、地下水活动等地质作用和煤层埋藏地质条件是矿区地表裂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矿山有关部门在减灾、防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9.
理塘第四纪盆地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形成于747ka,消亡于179~180ka。盆地内不同地点的沉积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古湖泊演化属于一种不连续的扩展型,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的消失或萎缩时期;盆地内孢粉组合表明,其形成于一种温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当时的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以后高原气候由热变温;冰川发育加剧了古无量河的溯源侵蚀作用,最终切穿盆地,致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理塘盆地的演化历程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论述了冀中坳陷-黄骅坳陷馆陶组热储砂岩、底部砾岩、砂砾岩的发育、孔隙度及热水水质的差异性,对热储出水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馆陶组热储成井的基本条件,对冀中坳陷-黄骅坳陷馆陶组热储成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