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伊拉克X油田Mishrif组为巨厚强非均质生物碎屑灰岩,开发难度大。基于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孔渗、核磁共振实验、测井曲线和开发动态等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储层特征对比,刻画Mishrif储层垂向和平面非均质性;根据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明确储层非均质性成因。结果表明:X油田Mishrif组发育三套稳定隔层、多套夹层和三种成因的超高渗层,隔夹层、超高渗层与围岩存在巨大渗透率级差。Mishrif组垂向上储层特征呈三段式,即MB2段层内均质且孔、渗相关关系好,超高渗层分布在MB2段顶部,夹层发育程度低;MB1段层内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快且幅度大,超高渗层分布规律弱,夹层发育程度高;MA段层内非均质性强,孔、渗相关关系差,超高渗层沿断层带分布,夹层较发育。平面上,储层展布具有“北厚南薄、核厚翼薄、网络状、点厚面薄”4种样式。研究区浅水缓坡沉积背景下发育多期层序旋回是巨厚强非均质生物碎屑灰岩的主要成因。碳酸盐岩缓坡相带分异显著,储层渗透率随沉积水动力增加而增高。开阔水体环境中沉积作用稳定,地层厚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弱;高能沉积环境是超高渗层的发育基础;局限沉积环境中夹层发育程度高,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以岩石学及沉积学为理论指导,以孤南30井沙三段的岩心、钻井、测井、录井、试油等资料为基础,对孤南30井沙河街组沙三段岩石地层的划分展开了研究,并寻找其有利储集层。研究表明:孤南30井沙河街组沙三段主要发育河流和湖泊两种类型沉积相,可分为4个砂层组,10个小层;沙三段中下部沉积水体较深,泥岩与砂岩互层,砂体含量增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层,又发育有厚层灰质油泥岩,形成了较好的生储盖圈闭。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岩石学及沉积学为理论指导,以孤南30井沙三段的岩心、钻井、测井、录井、试油等资料为基础,对孤南30井沙河街组沙三段岩石地层的划分展开了研究,并寻找其有利储集层。研究表明:孤南30井沙河街组沙三段主要发育河流和湖泊两种类型沉积相,可分为4个砂层组,10个小层;沙三段中下部沉积水体较深,泥岩与砂岩互层,砂体含量增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储集层,又发育有厚层灰质油泥岩,形成了较好的生储盖圈闭。  相似文献   
74.
盆地可地浸砂岩铀矿区域预测阶段物探资料整理应围绕研究基底构造和确定盖层中的松散砂层(体)特征这两个任务来开展。编制基底构造图的方法是依据重,磁、震等资料,采用在平面等值线图上解释和切剖面解释等方式,划分区内地壳类型、火山口、断裂构造、侵入体等地质类型。确定盖层中的松散砂层(体)则主要依据电测井资料。  相似文献   
75.
新沂城区埋深16~23 m范围内分布的超密砂层,地区预制桩桩基参数通常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经验法取值,一般也不进行破坏性试桩静载检测,桩基设计布桩偏密加剧了工程桩沉桩困难、桩身上涌、基桩阻力损失等桩基施工问题。基于静载试验,通过对该超密砂层单桩极限端阻力qpk的反分析,初步给出了该超密砂层qpk的取值区间,为地区该超密砂层作为预制桩桩端持力层时的桩基参数建议及桩基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6.
饱水砂层中结构的融沉附加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国庆 《冰川冻土》1998,20(2):120-12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饱水砂层的竖向冻结及融化过程土中结构切向受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冻结饱和砂土融化过程可分为负温升温、相变和自由水温升3个阶段;与此对应,融化沉降过程可分为开始、急降和缓降3个阶段;而模型结构切向应力则经历了上升、陡降和缓降3个过程;最终模型受有切向融沉压缩附加应力.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季节性冻土中的结构受力、冻结井井壁应力历史以及井壁裂漏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77.
郭峰  吴会杰 《探矿工程》2012,39(8):79-81
以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路站饱和粉细砂~中粗砂层暗挖通道为例,阐述了水平导向高压喷射注浆工法在饱和粉细砂层地铁修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既能规避不安全环境,又能有效起到止水效果,为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8.
正2012年底和向导袁国华进行旅游资源考查过程中,在鄂西北神-武旅游热线(神农架与武当山)中部房县野人谷镇的黑山地区南天门(N31°52′;E110°49′,海拔1 380~1 430m),发现由白云岩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褐黄色白云石砂构成的高山砂地或砂坡。白云石砂分布在震旦纪灯影组(Z3dn)巨厚层微晶白云岩地层风化地表的斜坡带中,岩层倾向NW至N偏W,倾角小于15°,山脊呈近东西向分布,斜坡角小于40°。砂地在东西向呈断续分布,长达200~300m,南  相似文献   
79.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非均质模型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道砂体内部沉积结构韵律性变化和夹层的发育导致垂向上储层形成严重的非均质性,从而控制了注入水垂向上的波及体积和剩余油的分布。根据多口取心井及检查井资料,建立了各类河道砂体非均质模型,并采用检查井水洗剖面详细描述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砂层内不同夹层分布及其韵律性变化所产生的非均质模型中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该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进行井网综合调整及其剩余油挖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0.
基于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以孤岛油田南区馆1+2砂层组高弯曲流河沉积为例,充分利用密井网条件下的测井资料,研究储层细分对比中的标志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应用。首先,介绍了馆1+2砂层组的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等宏观特征;接着,利用感应电导率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的响应特征寻找细分对比标志;然后,将选取的标志联合使用得到孤岛油田南区馆1+2砂层组的顶面构造图。结果表明:研究区缺少全区性标志,但存在局部性标志;局部性标志有泥岩类、砂岩类、"钙质尖"类、砂泥组合类等4类;泥岩类标志表现出高感应电导率特点,砂岩类标志表现为低电阻率,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或小型的"钟形","钙质尖"类标志表现为高电阻、高微电阻、低声波时差,低自然电位值的尖锋,砂泥组合类标志表现为感应曲线特征的可对比性强;泥岩类和砂岩类标志分布面积较大,呈局部连片状;"钙质尖"类和砂泥组合类标志分布面积较小,呈条带状;上述4类标志在平面上的叠合分布完全覆盖研究区。总之,充分利用好局部性标志,同样能够很好地进行类似地区的储层细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