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2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742篇
测绘学   666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662篇
海洋学   42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27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新疆西准噶尔花岗岩类的时代及其成因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准噶尔地区存在两期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一期为与弧后盆地封闭有关的海西中期(305—320Ma)、以小岩体产出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另一期为后造山的海西晚期(240—280Ma)的以巨大岩基形式产出的碱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282.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依据,以工程应用为主题,从七个方面对湿陷起始压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为工程中多方面应用湿陷起始压力提供了系统允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3.
高联达 《贵州地质》1993,10(1):45-53
本文首次报道贵州独山地区翁项群上部发现的丰富的孢型化石研究结果,共发现孢子5属,8种和变种,疑源类15属,22种和变种(包括未定种),其中疑源类2个新种,Domasia dushanensis,Pterospermella minutum。通过孢型化石研究,确定翁项群上部为中志留世,相当西欧卢德洛统(Ludlovian)。根据孢型化石研究,讨论了翁项群上部古地理,古气候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84.
周希云 《贵州地质》1993,10(2):114-119
本文研究了凯里凯棠地区巨块状石灰岩砾石群的古生物和岩石特征。在这些砾石中发现了丰富的(竹蜓)类化石,主要是Eostaffella Psendostaffella和Profusulinella。这一发现表明,这些砾石应该是中石炭世岩层的风化和剥蚀作用的残余;在地质历史时期,凯里地区曾有过石炭纪沉积分布。  相似文献   
285.
甘肃北山南带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红柳园—音凹峡一线,是一条含Au、Cu、Pb、Zn、Mo的多金属成矿带,构造区划属音凹峡褶皱带,是塔里木—中朝板块的北部边缘,区内构造作用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类岩石及大量与之有关的矿产,笔者等对该类花岗岩进行了研究,现将其基本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6.
中强以上地震的震后趋势早期综合判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渭宾  王虹 《地震学报》1993,15(1):15-21
利用一次中强以上地震(M0>4.7)发生后头3天的地震序列资料,应用模式识别、模糊聚类等方法对未来3个月内是否可能发生相当(M=M00.3)或更大(M>M0)地震作综合判定研究.回顾性预报评分结果表明,应用这些应用数学方法作综合判定比单项方法的效果明显地好.其中模式识别 CORA-3算法的 V 评分值最高,44个已知地震序列样本(5个Ⅰ类,39个Ⅱ类)参加学习和训练,内符识别全部正确.对事先留下的最后4个已知地震序列(2个Ⅰ类,2个Ⅱ类)作外推检验也全对.对研究过程中新发生的二次地震序列,一次正确,一次误判.亨明(Hamming)方法和模糊聚类方法分类的内符评分 V 可达0.8以上.外推也多数正确.   相似文献   
287.
本文基于地质环境是由诸多因素有机组合而成,其质量也是各因素质量的复杂组合,是一种模糊现象,难以精确评价,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认识,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即以环境地质亚区为单元,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采用数量化的动态聚类法,对晋陕蒙接壤地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包括自然条件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煤炭、水资源开发后地质环境质量的相对变化评价。  相似文献   
288.
迄今为止,对金刚石矿床的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内外学音认为:“金伯利岩不是金刚石矿床的唯一母岩”,并且在碱性杂岩体中发现了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床。 通过对比辽宁凤城碱性杂岩与有关含金刚石矿床母岩(主要是钾镁煌斑岩)及其共生岩类的构造背景、岩石类型组合、矿物成分组合及岩石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发现本区碱性杂岩体岩石与西澳钾镁煌斑岩很相似,尤其是与西澳白榴石钾镁煌斑岩最为接近,而在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特点上,又与美国阿肯色碱性岩区金刚石矿床母岩及其共生岩类组合颇为相似,这为我们进一步找寻金刚石矿床提供某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9.
本文用GC-MS分析了青海湖沉积物中无环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特征。青海湖沉积物中姥鲛烷/植烷比值(Pr/Ph)都小于1,表明沉积物沉积时的环境是还原(缺氧)条件。沉积物中的C_(18)类异戊二烯酮相对正烷基-2-酮随深度增加有减少趋势,这可能是C_(18)类异戊二烯酮向其烷烃对应物转化的结果。作者还首次报道了青海湖沉积物中的植烯醛和姥鲛烯醛,它们是植醇降解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它们的检出对植醇成岩过程中各步骤解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90.
Gallowayinella在四川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阳春  张玉成 《地层学杂志》1993,17(4):281-287,271,T001
<正> Gallowayinella在四川北碚文星场、南江赶场和五溪大宁厂等剖面中有记载。此属在四川是否能作为划分长兴阶与吴家坪阶的标准?是四川生物地层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80年代后期,我们在川东南的南桐青羊寺、南川东胜、中梁山、天府等4条剖面的相当层位中发现了Gallowayinel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