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国际碳市场情况的基础上,总结潜在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交易项目类型,探讨中国如何在国际碳市场前景不明朗、自愿碳市场刚刚起步,以及国内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机遇中,克服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所面临的单位减排量小、交易成本高、方法学和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缺乏,以及国内交易平台尚不规范的困难,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建立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对完善我国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市场机制形成土地价格的制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以GIS为工作平台,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建立的标准出发,以有利于工作数据的采集为目的,采用Oracle数据库建立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图形编辑、地价发布、地价预警等多功能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83.
魏家兴  闫勋吉  李京玲 《地下水》2007,29(2):108-109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德政工程、为民工程,如何加快实施和运作该项工程是各级各部门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费县大力开拓供水市场,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并且在该县新桥镇通过招商引资方法解决了该镇多年来的盼水梦想.文中总结了费县村村通自来水的经验和采取的各项措施,并提出了社会化运作农村自来水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财政金融政策将更好地作用于科技与教育,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市场规律与科技教育规律约束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利用市场机制传导模型的建立,运用数学模型来阐述了财政金融政策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科技教育的机理。  相似文献   
85.
86.
近年来全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土地资产价值及其在经济建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总结了业已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下一步全省土地资产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7.
义乌出资两亿元买下了东阳 4999.9× 1 0 4 m3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中国首宗水权交易 ,引发了人们对水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思考。用经济学模型对水资源指令配置模式和市场配置模式进行比较 ,认为市场配置水资源更有效率。水资源市场建立及运行 ,关键在于明确的水资源产权与合理的水价体系。分析了水权、水价问题后 ,提出了水资源市场化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中国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市场建设包括市场培育和市场规范两个方面。文章通过对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建设成就,找出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西部城市土地市场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德政工程、为民工程,如何加快实施和运作该项工程是各级各部门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费县在该县新桥镇通过招商引资方法解决了该镇多年来的盼水梦想,总结了新桥镇村村通自来水的经验和采取的各项措施,对推动农村自来水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
《巴黎协定》第6条建立的两种国际碳市场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将在2020年后的气候制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识别了覆盖范围、交易指标类型和管理模式等3个构成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关键要素及其不同设计选项,并以此为基础阐明国际碳市场机制的基本形式。梳理并识别谈判中有关国际碳市场机制的焦点问题及其不同规则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参与国际碳市场机制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中国气候融资、提升减排力度、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内在需求以及国内有关市场机制的现有能力,分析提出两种国际碳市场机制在中国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前景及其所需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