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681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5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0 毫秒
81.
利用鹤壁市淇县1971~2000年降水、底墒、蒸发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动态模型;根据干旱指数大小确定春旱等级,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实干旱指数在分析干旱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儿时的记忆最清晰的,是家乡的北大河。北大河从村子中间通过,由北向南,河面长有1000米,宽足够200米,不知道是哪儿的源头,也不知流向哪里。只知道从村外来又流向村外去。现在明白了,北大河的源头就是村外的泉水和河中无数的泉眼,流到村外的沟沟岔岔。所以老人们说,北大河是家乡的河。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2002年冬季和2003年春、夏季对干旱有影响的气象要素、因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呼伦贝尔市38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成因。  相似文献   
84.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5.
冬小麦遥感冠层温度监测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2002年4月初到5月底),对不灌溉的冬小麦测定了冠层温度、地温、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计算了冠气温差且分析了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00的冠层温度能较好地反映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但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有较大的波动性;14:00的冠气温差能较好地反映40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很高,在20cm、40cm土层,两者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66、0.99389,这为用区域遥感数据反演主要生育期冬小麦的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区域40cm土壤含水量提供了实验性的依据;拔节期和灌浆期,用14:00冠气温差来拟合各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从而为用区域遥感数据监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提供了经验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86.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7.
2002年秋季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2002年山东省秋季干旱进行监测和服务,其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热惯量法。为了提高土壤水分模式的计算精度,将全省分为4个区域,对利用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日较差进行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订正。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农田受旱面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山东省农田干旱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农田干旱强度的概念,反映受旱强度、受旱面积、干旱持续时间的综合作用,对于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时段的旱情具有可比性。应用1975-1994年逐旬全省受旱面积资料,计算山东省平均春旱强度、夏秋旱强度、年干旱强度,并与前期或同期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干旱预警模型,可根据各地区降水量预报值预测当地后期的干旱强度。  相似文献   
89.
对闽东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以及不同形势、不同云型下的降水情况。结果表明:闽东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理因素、土壤植被等有关,平均而言,沿海干旱明显多于内陆山区;夏季发生干旱的机率最大而且强度级别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在夏季,台风型(T)、弱流场型(R)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优势天气型,Cb、Cu、Sc云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夏旱期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徐曼 《干旱区地理》2005,28(3):287-287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主编和总纂的《干旱荒漠区生态产业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已于2004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57.5万字,共388页。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李文华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刘怡为此书作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