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787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380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116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因其环保和节水特点已成为海水冷却技术的发展方向。文章分别介绍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2种海水冷却技术,并对二者的优劣势进行比较;阐述2种海水冷却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分析我国在海水冷却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影响海洋环境、采用技术与需求不符、技术研发不足和监管标准亟待建立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推进循环冷却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技术环保水平和转变技术应用观念,以期为我国海水冷却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2.
结合我国北方某在建铁路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该地区膨胀土工程特性和路堑边坡破坏形式,针对本地区春融特点,分析了由春融引起的新开挖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机理,同时进行了气候变化与边坡滑塌的相关分析,总结推导了考虑春融特点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工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03.
通过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k0固结饱和粘土在0.5 Hz、0.1 Hz与0.01 Hz循环应力作用下,循环强度与土样破坏时最终累积孔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循环频率从0.1 Hz减少至0.01 Hz时,若循环应力作用下三轴土样发生应力反向,k0固结饱和粘土循环强度大约降低3%左右;若没有应力反向,且当循环破坏次数从10变化至1 000时,循环强度的降低不超过1%,若循环破坏次数大于1 000时,循环频率的改变对循环强度基本没有影响。对于有应力反向情况,循环频率减小将导致最终累积孔压比增加;对于无应力反向情况,循环频率改变对最终累积孔压比的影响并不显著。循环频率对最终累积孔压比的影响与其对循环强度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904.
以武汉地铁四号线二期工程中饱和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饱和砂在不同干密度、固结比及动剪应力比下的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武汉饱和砂的孔压增长可以用一个负指数模型进行描述,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的一致性好,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5.
密度和干湿循环对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奉银  张昭  周冬  赵旭光  朱良 《岩土力学》2011,32(Z2):132-136
土-水特征曲线在非饱和土力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因素很多,如初始密度、干湿循环、荷载等。利用GCTS土-水特征曲线仪,主要测定了不同初始干密度的重塑非饱和黄土试样的减湿土-水特征曲线,选取合理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进行数据拟合,通过分析模型拟合参数来研究初始干密度对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并对给定初始干密度的试样进行了2次干湿循环试验,测定相应的减-增湿土-水特征曲线,通过对比干湿循环曲线上体积含水率的差异,提出了“滞回度”的概念,初步研究了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在干湿循环下的滞回特性规律。这些成果将为研究应力作用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以及考虑干湿循环的力-水耦合本构模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6.
潘华  陈国兴  孙田 《岩土力学》2011,32(Z1):346-0350
利用空心圆柱扭剪(HCA)仪,针对原状海洋粉质黏土,通过循环三轴及循环扭剪试验,得出相应的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动泊松比,探讨了有效固结围压、固结应力比对动泊松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动泊松比随着广义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有效固结围压、固结应力比均对动泊松比有显著的影响,动泊松比随着有效固结围压、固结应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且随着广义剪应变的增大,两者对动泊松比的影响减小,当广义剪应变增大到1.8×10-2左右,试验终止,此时土体动泊松比约为0.48。试验中未出现动泊松比大于0.5的现象,说明土体未出现剪胀现象,试验所采用的粉质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7.
周援衡  王永和  卿启湘  何群 《岩土力学》2011,32(Z1):596-0602
全风化花岗岩用于高速公路填料已有成功的案例,但由于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更为严格,能否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填料还没有得到实体工程的验证。基于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改良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使用PMS-500型循环加载设备对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路基实体工程进行了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研究,模拟分析了不同轴重列车荷载长期循环作用下浸水前后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路基的动态特性及沉降规律和其下雨前后路基性状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路基经过500万次列车模拟动荷载作用后,即使经历了如雨水长期浸饱路基的最为恶劣工况,最终沉降量不超过7.0 mm,证实了全风化花岗岩经过改良后能满足高速铁路变形控制的设计要求,可用于高速铁路的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填料  相似文献   
908.
循环荷载作用下筋土界面抗剪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超  石志龙 《岩土力学》2011,32(3):655-660
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结构面剪切仪完成了一系列界面直剪试验,探讨在法向循环荷载与静荷载两种条件下土工格栅与石英砂界面的抗剪性能,比较其在两种法向荷载下的异同点。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发展趋势与静荷载下的有相似之处,但曲线本身表现出了循环发展的特性;循环荷载作用下剪应力峰值和谷值的最大值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符合摩尔-库仑定律;循环剪应力最大值随着法向循环荷载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着振幅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循环荷载下筋土界面剪应力随位移而波动,始终处于振幅上下限所对应静荷载下剪应力之间,相关物理量之间具体的定量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9.
水平循环荷载下风电机桩基础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富强  荣冰  张嘎  张建民 《岩土力学》2011,32(7):1926-1930
在近海风力发电工程中桩基是常用的基础型式,海上风力发电机桩基础一般建立于复杂软土地基、承受着海上风浪、潮流等近似水平向的循环荷载作用,而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对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研究水平循环荷载下桩土系统变形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典型的近海风机单桩基础,选取典型的饱和砂性土地基,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平循环荷载下的风机桩基础的受力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向循环作用下,桩周围土体中变形主要呈现为挤压或塌陷产生的沉降和水平向变形,变形主要集中在桩周围较小的范围内;变形呈现逐渐累积特性,其大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桩身弯矩峰值出现在埋深上1/3处,多次循环后的弯矩大小和分布变化不大;桩周围土体中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发展对土体变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10.
刘建新  王鑫  李博萍 《中国沙漠》2011,31(1):137-141
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新发现的一种活性分子。为了探讨外源NO对盐胁迫下荒漠植物光合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以多裂骆驼蓬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预处理对根施NaCl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体Hill反应活力和ATPase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0.15 mmol·L-1SNP可显著缓解300 mmol·L-1NaCl胁迫下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的下降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的升高;②SNP处理减小了NaCl胁迫诱导的叶绿体Hill反应活力和Ca2+-ATPase、Mg2+-ATPase活性的下降幅度;③NaCl胁迫下叶绿体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天线热耗散(D)略微下降,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明显提高。SNP处理使NaCl胁迫下的F0显著降低,Fm、Fv/F0、Fv/Fm、ΦPSⅡ、qP、NPQ和D明显提高;④NaCl胁迫引起叶黄素循环库(V+A+Z)显著降低和脱环氧化状态(A+Z)/(V+A+Z)明显提高,SNP处理使NaCl胁迫下的V+A+Z明显提高,(A+Z)/(V+A+Z)显著下降。由此表明,NO能够缓解盐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及光抑制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而非光化学效率的提高和天线热耗散的增强可能是NO 保护光合系统并提高光合速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