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北京南部地壳精细结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北京平原区的地壳结构特征、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深浅构造关系,在北京平原区的南部完成了1条长90 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双程反射时间(TWT)6~7 s的强反射带Tc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约18~19 km,下地壳厚约16~17 km,Moho界面深度约为34~35 km.该区结晶基底起伏变化较大,上、下地壳分界面和Moho界面都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过渡带.上地壳反射层位丰富,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形态清晰.在夏垫断裂西北,剖面揭示了4~5组能量较强的反射震相,表现为典型的隆起区特征;在夏垫断裂东南,上部为一套向东南倾伏的密集强反射层,下部为一套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的强反射层,这些反射具有典型的沉积盆地特征,盆地最深处约为11 km.剖面揭示的地壳深断裂倾角较陡,向上切穿了上、下地壳分界面,延伸到上地壳沉积盆地的底部,向下切穿了壳幔过渡带,与上部断裂和沉积盆地构成了独特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52.
通过总结丰沛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潜在水源地进行分析,计算了华栖隆起区岩溶水可利用资源量,探讨裂隙岩溶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 丰沛平原区地下水主采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和新近系—下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已形成丰县城关—孙楼—常店和沛县—龙固2个大型超采漏斗区,总面积超过750 km2,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 华栖隆起区为裂隙岩溶水的富水地段,总可采资源量为667.51万m3/a,可作为潜在水源地进一步开展地下水勘查评价工作; 裂隙岩溶水过量开采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后期应对裂隙岩溶水开采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华栖隆起区岩溶水距离城区近,水量大,水质好,开发难度小,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3.
王娟 《地下水》2014,(2):29-30
以地处华北平原的聊城市为例,分析聊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的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得出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的工程,为华北平原区保护地下水资源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4.
采用考虑地震加速度的近场距离饱和与震级饱和特征模型的衰减关系,通过收集关中平原区及邻区大量的地震资料,建立起本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将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采用不同映射的转换方法,得到了关中平原区的基岩水平加速度衰减关系,并对不同的映射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5.
蓝颖春 《地球》2016,(4):72-73
正"京津冀地处京畿重地,北倚燕山太行、东临渤海,携揽‘三北’,战略地位重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将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这为提升地质工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影响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近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上这样谈到。  相似文献   
56.
对融合PS与小基线InSAR技术提取的北京市583129个观测点2003-2009年28个时序的实际数据分析,结合北京市的第四系沉积物岩性与厚度分布情况,北京市地下水抽采地点与取水量等实际数据,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地区2003-2009年的地面沉降的控制因素。得出了第四系沉积物岩性与厚度是控制地面沉降的地质内因,而人工抽采地下水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的人为外因。  相似文献   
57.
以北京平原区地震钻孔为基础资料,建立三维剪切波速速度模型,获得了2个代表性的波速剖面,研究其与地质构造和隐伏断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新构造运动和隐伏断裂活动对晚第四纪地层沉积和发育具有控制作用,而且浅层剪切波速的差异性也为隐伏构造的位置确定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8.
刘洋 《地下水》2019,(1):168-169,202
虎庄河为大辽河水系营口段一支流。虎庄河流域汇水面积较小,传播距离短,从定性分析大辽河上游水系,从发生洪水至传播至大辽河干流下游虎庄河口处,虎庄河流域洪水已先行下泄,即虎庄河流域洪水不会与大辽河干流上游洪水遭遇。虎庄河流域以虎庄河闸作为控制点,闸下按照设计洪水组合进行计算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地下水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及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秦皇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确定地下水动态的类型:降水入渗—开采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地下水水位下降所引发的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应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控系统、调整优化机井布局、寻找替代水源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以期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0.
浙江省四大平原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 杭州 310005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地球物球地球化学勘查院先后在杭嘉湖平原区、宁绍平原区、温黄平原区、金衢盆地等四大块平原区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数以万计的定量分析数据,编绘了各类相关图件及说明书。将数以万计的分析数据,经技术处理,最终取得了全省土壤中元素背景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