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1篇
  免费   1911篇
  国内免费   1925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447篇
地质学   8280篇
海洋学   147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34篇
自然地理   45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根据岩石地层学、地貌地层学特征及年代学依据,划分了川西南雷波地区第四纪不同时期的洞外地层,并确定了其沉积类型,建立了第四纪地层系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区第四纪环境的演化过程,为研究、评价第四纪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供了第四纪不同时段的古环境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92.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深水区的沉积速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 72个站位沉积柱状样的分析数据 ,首次对南海 1 0 0m以下的深水区 6个不同部位 ,在末次冰期与全新世的堆积速率变化进行统计 .结果发现末次冰期时的堆积速率远远高于全新世 ,而南海南、北陆坡是堆积速率最高的海区 ,两者在各时期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南部陆坡在末次冰期、全新世之间陆源物质的堆积速率反差较大 ,而北部陆坡不甚明显 ,但是该处的生源沉积反差强烈  相似文献   
993.
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演化与储层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吴因业  罗平 《地质论评》1998,44(1):90-99
笔者研究了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及储层特征,根据露头观察,井下实钻资料及实验室内分析结果,提出中,下侏罗统主要为湖沼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发育河流中冲积相及三角洲相的砂岩集集体,上统为红色或杂色碎屑岩,侏罗纪计导氏孔低渗为主的富含火山岩屑的碎屑岩,局部可发育较好砂岩储层,侏罗系本身可构成妨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94.
沉积变质岩系中REE断裂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断裂构造作用引起造岩组分的调整再分配导致REE迁移,且REE在贫Si富Al的构造岩(带)富集。断裂构造作用不改变REE的总体分配型式,但可引起轻、重稀土发生一定程度的分异。  相似文献   
995.
秦岭地区铅锌矿成矿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横亘中国中部,地跨七省,铅锌矿产资源成矿规律明显。迄今已探明33个矿床,可划分八个成因类型,包括矽卡岩型,热液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沉积型,火山沉积型,火山岩型及沉积再造型。  相似文献   
996.
保山断陷盆地第三系沉积体系及含气远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997.
论龙门山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龙门山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李勇(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关键词盆山耦合沉积响应地层标识造山作用成盆作用前陆盆地造山带大陆动力学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造山带及其毗邻盆地是研究大陆构造的两个最重要的构造单元,因...  相似文献   
998.
长坑金银矿赋矿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孙晓明孙凯陈敬德陈炳辉(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硅质岩δ30Siδ18O组成热水沉积长坑金银矿长坑大型金银矿是一种新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国内外尚未见类似者[1~2...  相似文献   
999.
北阿尔卑斯中部前陆盆地中,布尔迪加尔期上部海相磨拉石群地震和钻孔资料的沉积学解释可以对浅海体系结构进行细致的重建。根据地震相可以分为滨前/前滨、近滨和远滨沉积体系。地震测线上的地震相填图显示有两套进积层序(卢塞恩组和圣加伦组),其间为不整合界线。沉降分析表明,上部海相磨拉石群的演化主要由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来控制。卢塞恩组和圣加伦组远端超覆以及浅海环境的建立是由远端沉降速率加大并伴有沉积物供给速率加大引起的。可见,卢塞恩组和圣加伦组层序界线的形成和圣加伦组末期海退是由盆地远端的抬升而控制的。上部海相磨拉石群的沉降和沉积物通量分析对认识阿尔卑斯北部构造和侵蚀历史有重要作用,由阿勒地块的底侵作用和瑞士推覆体的逆冲作用引起的阿尔卑斯北部末端外序列层序加厚可解释为受盆地远端抬升和层序边界形成所控制。下部陆相磨拉石群逆冲席状体俯冲到磨拉石沉积之下,并伴随着阿尔卑斯北部侵蚀的加强,引起了造山带楔状体前端内序列地壳加厚,从而导致主要造山带负载位置向北迁移,引起磨拉石盆地沉积物供给增加。这些作用受盆地沉积中心向远端迁移以及卢塞恩组和圣加伦组远端超覆所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分布于藏南江孜一带的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混杂堆积岩呈近东西向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平行相伴,由“基质”、原地岩块、外来岩块三部分组成。“基质”以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为主;原地岩块是沉积物未完全固结时,由于重力或其它地质作用使之变形变位后形成的;外来岩块成分复杂、形态各异、大小悬殊,不同岩块中产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箭石、双壳类等化石。岩块间很少直接接触,地貌上明显突起,其变形变质程度与“基质”极不协调,它是早白垩世以来,喜马拉雅板片向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俯冲,于被动陆缘形成近东西向的狭长海槽,而仰冲板片受到强烈的破碎,大小不等的岩块滑落于海槽中构成的沉积混杂堆积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