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1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600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421篇
地球物理   548篇
地质学   3527篇
海洋学   54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01篇
自然地理   43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热带海洋》1996,15(1):17-23
应用Dean,Bodge和Lee近岸平衡剖面模式,对粤东靖海波控弧形海湾两种近岸剖面作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推拟合的Dean模式与实际剖面偏差明显,由Bodge模式计算的凹度,北剖面小于南剖面,此与沿岩滩面坡度变化趋势一致,由Lee模式拟合的结果导出的波周期与实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43.
波浪作用下孔隙海床-管线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浪作用下海床中的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是影响海底管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然而,在目前的海床响应分析中一般将管线假定为刚性,并不能合理地考虑海床与管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同时也没有考虑土体和管线加速度对海床动力响应的惯性影响,从而无法确定由此所引起的管线内应力。为此考虑管线的柔性,分别采用饱和孔隙介质的Biot动力固结理论和弹性动力学理论列出了海床与管线的控制方程,进而采用摩擦接触理论考虑海床与管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海床-管线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及其数值算法。通过变动参数对比计算讨论了管线几何尺寸、海床土性参数对波浪所引起的管线周围海床孔隙水压力和管线内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张明 《海洋地质》2002,(4):18-28
本文简要叙述了天然甲烷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条件以及水合物的一些物理特性,简单介绍了水合物地球物理探测的一些常用手段。水合物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中的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45.
用1958—1967年海上调查和船舶报水文气象资料,计算了渤、黄、东海海面热量平衡各分量及其总和的年平均状况;分析了各热量分量的平面分布;估算了各分量的量级;讨论了海面热量平衡与水团分布和海洋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气界面上,海洋获得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失去的热量主要是由于海水的蒸发;暖流区海洋失热最多,尤其在黑潮主干区明显。同时还指出,年平均各热量分量的总和基本上反映了海洋环流的形势,而海洋内部的平流热输送为本海区带来大量的热量,从而弥补了通过海、气界面海洋释放给大气的热量。  相似文献   
46.
岬间海湾岸线平衡形态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目前海湾岸线平衡形态经验模型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沿岸输沙公式入手,阐述了平衡岸线的机理模式,重新定义了平衡海湾的“下岬角”,给出了模型参数与主波向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以华南典型海湾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岸线平衡形态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拟海湾与实际稳定海湾——乌场湾间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是较抛物模型更为理想的平衡岸线模型。  相似文献   
47.
48.
林峰  许清辉 《台湾海峡》1990,9(3):251-255
利用潮输沙量的计算方法,估算了闽江口入海口内3个断面所包围区域溶解态镉、铅和铜的收支平衡,从而研究了这些重金属的河口行为。  相似文献   
49.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天然海水,是个复杂的化学体系,是生物的活动环境,而又处在不断运动之中。研究天然海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性质,现场探索过于困难,而模拟研究则常过于简化,甚至离现场状况相去太远。 海水中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平衡,是研究海水化学与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间题。 本文的目的,为通过有关的现场观测资料及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讨论海水化学与物理化学平衡的热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