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1250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348篇
地质学   3022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龙首山岩群主体划归古元古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72.
对挤扩多支盘桩这种新桩型在浙江杭州典型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可应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桩中钢筋应力测试、桩顶及桩端沉降测试等.对试桩破坏的原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
尚义-赤城断裂带中糜棱岩40Ar/39Ar年龄记录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表明, 尚义-赤城断裂带中的中温糜棱岩形成于泥盆纪早期(399 Ma±), 低温退变质作用发生在石炭纪晚期(263 Ma±). 同位素年龄记录提示, 对华北陆块在古生代的构造活动有重新再认识的必要性; 同时说明了古断裂的复活在板内变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砂土中一些爆破地震的测试结果,比较了装药位置对爆破地震特性的影响,为爆破地震危害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云南松根系对土壤牵引效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跃明  张云伟  周跃 《山地学报》2002,20(4):476-479
目前在野外对云南松根系与土壤的机械效庆的研究,由于测试研究受多种因数的影响,开展研究困难较大,研究精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对较深入的描述根系与土壤相互作用的机械效应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这一实际,设计了能在室内和野外进行实时测试分析的测试系统,并配套了支持PCMCIA插槽的DAQP-12型模数转换(A/D)卡,以及直流电供电的QT-300型调理装置。结合所配套的硬件,利用Visual C在Windows95/98平台编写了软件,经过实际试验测试,系统各项性能能够满足云南松根系对土壤的机械效应研究的测试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6.
到目前为止,陨石学者已考察了约2500km2的南极蓝色冰区,并在南极冰盖不同的地区回收到约30000个陨石样品.在过去20年,主要根据36Cl或14C的浓度测定了几百个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每个搁浅区的陨石显示不同的居地年龄分布,并提供陨石局部堆积机制的信息,在蓝色冰表面南极陨石的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陨石的降落率、冰的消融率、雪的堆积率等.大多数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范围从小于10ka到1000ka,Yamato山地冰区陨石的居地年龄可高达200ka,而Lewis Cliff及Allan Hills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高达500ka和1000ka,新近发现两个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为2Ma及2.35Ma,表明它们深埋于靠近冰川底部,且冰流率比表面低得多,同时也表明陨石堆积进入目前的搁浅区至少始于2Ma以前,这与东南极冰盖为稳定和持续性假设是一致的.陨石的居地年龄是确定陨石历史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也可用以估计陨石的搬运时间及平均风化寿命.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