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9篇
  免费   2833篇
  国内免费   3529篇
测绘学   1133篇
大气科学   3052篇
地球物理   2519篇
地质学   6253篇
海洋学   1835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610篇
自然地理   87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狭窄河道的二维潮波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昭庆  许卫忆 《海洋学报》1989,11(5):650-658
本文用ADE方法对狭窄而弯曲的河道进行了水平二维的潮波模拟,并运用不等距网格处理了区域的大弯曲问题,对于谢才系数在狭窄区域的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狭窄区域谢才系数还依赖于区域的横向尺度。  相似文献   
72.
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基于Blumberg等(1986)的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引入变边界处理技术,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动边界的潮流模型,模型以σ-正交曲线坐标下三维非线性潮波方程为基本方程,引入2.5阶瑞封闭方程组,采用分裂算子法数值求解方程组,利用湍封闭方程求解垂直紊动粘滞系数,采用干湿网格方法模拟潮流漫滩过程,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3.
依据水面红外发射和红外遥感测温原理,采用HDG-高灵敏度红外测温仪和常规测量仪器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验室空气稳定条件下,模拟测得了水面皮层破坏-复原(重建)的热力过程和气-水温差对水面皮层复原过程的影响,获得了大量的测量数据。数据分析表明,当气-水温差从3.0℃变为11.5℃时,水面皮层破坏可导致皮温增量从气-水温差3.0℃时的0.15℃变到11.5℃时的0.45℃,并发现恢复时间与气-水温差呈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4.
75.
76.
本文采用美国新一代的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对影响杭州湾9次显著的台风风暴潮进行了模拟实验,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我国具有应用价值和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7.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potential theory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oblique wave action on vertical walls. A source term inside the domain was used to generate incident waves and outgoing waves were dissipated by sponge layers and transmitted by radiation boundaries.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used to 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regular transformed domain in σ-coordinate. Satisfactory agreements between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wave force were obtai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wave force acting on the vertical walls is induced by the obliquely incident waves rather than the normally incident waves.  相似文献   
78.
1.Introduction Riverflowsinacompoundchannelofteninundatetheadjacentplainsathighdischarges.This generatesacomplicatedflowstructurebetweenthemainchannelflowandthefloodplainflow.In straightchannels,thevelocitydifferencebetweentheflowinthemainchannelandthatontheflood plainisoneofthemost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Thisintroducesseveralphysicalandphenomenologi calfeaturesaroundthejunctionbetweenthemainchannelandthefloodplain,namely,theformation ofahighhorizontalshearlayerandstreamwiseandverticalvorti…  相似文献   
79.
结合北方某重力式深水 ( -1 6.0 m)码头沉箱后壁 1 4.5 m范围的回填风化砂经深层振密处理这一工程实例 ,介绍了回填砂振密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方法及振密效果的检测。同时对施工与检测中的某些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0.
乐清湾的动力沉积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采用二维潮波、泥沙输运途径的数值模拟,定量地展示了泥沙在乐清湾内的输运途径和沉降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乐清湾大致以10m等深线为界,其东部的涨潮流主要来自玉环岛与横趾山之间的深槽;水流在一周日内的轨迹为一宽约1km的狭带;此流态有利于泥沙向南的净输运,从面明利于此海域深水航道的维持。10m等深线以西水流轨迹为一较宽的带状结构,有利于泥沙向西、西北的净输运。华歧潮滩附近水流运动轨迹得于泥沙向北、向西的净输运,从而有利于华歧潮滩的发育。本文还定性讨论了楚门潮滩特征的成因,主要是漩门口堵截前丰富的湾外泥沙以及驻波型潮波与漏斗状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