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8篇
  免费   1448篇
  国内免费   1919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953篇
地质学   3360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根据大量的野外现场考察资料。对1125年兰州7.0级地震形主为破裂带的特征以及庄浪河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该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及其构造背景。并在 古地震破裂形迹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年代学资料。对庄浪河断裂带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  相似文献   
122.
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浚远 《地球科学》1997,22(4):406-410
据微构造应力张量反演结果,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作用分析,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可细分为6个阶段;(1)近南北向拉张(E1-E^13);(2)南东东向拉张(E^23-N^11)(3)北东向拉张(N^21)(4)北西向挤压(N^31-N^22),(5)北西向拉张(N^22-Q3)(6)近东西向挤压(Q4)。  相似文献   
123.
依据东坪金矿区成矿特点进行了成矿构造的形成及应力分析,总结出一些成矿规律,并进一步对矿区一睦工作程度较低的区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4.
成都粘土裂隙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粘土中裂隙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提出成都粘土中途中眩要裂隙类型的成因模式,上升剥蚀引起的垂向卸荷作用产生波状水平裂隙,冲沟切割引起的侧向卸荷作用,产生平行斜列隙裂。  相似文献   
125.
应用应力调制图像法对辽宁地区1970年以来的21次ML≥5.0地震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有18次地震的震前出现了S值异常单元,虚报地震11次,漏报3次,R值评分0.58。  相似文献   
126.
地震应力触发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并针对川滇地区,重点建立了包括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讨论了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应力调整情况。结果表明:前一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因此,强震活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判定未来强震危险区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地应力主应力的方位角求和与平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4,26(1):106-109
在世界应力图编制中, 9%来自地应力解除和水压破裂法, 23%来自井孔崩裂法, 63%来自震源机制, 5%来自地质方法(Zoback et al., 1989). 其中, 除地应力解除和部分水压破裂测量资料能提供水平应力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外, 其余地应力测量方法仅能提供主应力方向, 不能提供主应力大小.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前兆事件对云南地区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学报》2004,26(2):140-150
对某些类型的主震事件, 进行中短期预测也许是可能的. 利用Varnes, Bufe和Varnes提出的破裂时间法模拟前兆地震能量加速释放模型,通过实际观测资料与理论公式的拟合, 可以建立主地震事件的中短期预测技术, 用以确定表示主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大小. 本文使用的是云南区域台网的地震目录资料,覆盖的时间段为1965~2002年. 统计分析表明,在此37年时间内,等于或大于2.5级地震资料是相当完整的. 本文对云南地区的30次主震事件进行了模拟,其中25次主震事件由前兆序列模拟得到的预测时间和震级与实际值相当接近,主震震级预测精度约0.57个震级单位,假定已知前兆序列中最后一次事件,则预测主震发生时间误差约0.64年.对另外的5次主震事件,由于没有足够的前兆事件来充分确定前兆能量加速曲线或是存在对能量加速释放曲线的干扰事件,而不能进行破裂时间法模拟.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云南是破坏性地震和中小地震活跃的地区,因此,主地震与前兆事件最佳搜索半径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主震矩与系数k,m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利用主震地震矩与系数的关系和限制指数m的取值范围,可进一步缩小预测时间和预测震级的最佳拟合区范围,提高了模拟主震事件的预测精度. 本文采用破裂时间法对30次主震事件进行拟合,80%以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显示出该方法在预测已知主震事件序列的能力方面大有希望,因此,利用前兆事件对未来主震事件进行中短期预测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129.
引入并改进了区域-时间-长度算法(region-time-length algorithm),较之原来的定义更加强调了地震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的贡献,同时保证了震中距函数、时间函数及破裂尺度函数对VRTL影响的权系数相等.华北5级以上地震的回顾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RTL算法所得到的异常大多具有短期或中短期特征. 震前VRTL变化型态可分为两类:Ⅰ类具有相对完整的变化形态,大多呈现从0开始的上升——转折下降或下降——转折上升形态;Ⅱ类变化形态不完整,一般从0开始急剧上升或下降,无明显转折,主震发生在VRTL极值附近.VRTL上升表征地震活动水平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增高,意味着地震活动增强;VRTL下降则意味着地震活动相对于背景变化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地震活动的平静.据此给出由RTL算法进行中、短期异常识别并粗略估计发震时间的方法. 该方法Ⅰ,Ⅱ类异常3个月内发震的R值评分分别为0.6及0.3左右, 6个月内的R评分分别为0.7及0.4左右.对特征时间跨度、特征距离、震级下限等对VRTL的影响, 以及其它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0.
观测应变阶在地震应力触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泽华  石耀霖 《地震学报》2004,26(5):481-488
对中国钻孔应变台网观测到的昆仑山口西MS8.1大地震的应变阶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① 很多观测值与静力位错理论计算值不符合;② 北方地震较活跃地区的很多台站观测到异常大的应变阶,而南方构造运动较不活跃地区的台站虽然也观测到地震波动,但是应变阶不明显. 由此推断,地震的触发(可能是动态触发)作用对远场的实际地震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远场的构造活动(可能是断层活动)是否曾被地震触发,可能决定当地的应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对昌平台1999年3月11日张北地震与1999年11月1日大同地震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对实际地震应变变化有直接影响. 这证明观测到的异常大的地震应变阶可能是地震触发了当地的断层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