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铀成矿作用、核废物地球化学处置与吸附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廉 《铀矿地质》1989,5(3):158-163
在不同类型的工业铀矿床的矿石中,吸附状态的铀占了很大的比重,铁钛氢氧化物、硅胶、粘土、有机质等是常见的主要吸附剂。本文利用朗缪尔等温式、弗仑德里奇等温式、D-R等温式,讨论了粘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蒙脱石)对溶液中铀的吸附作用,对吸附作用在铀成矿作用、核废物处置中的意义作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吸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2.
23.
核废物处置试验场环境地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核废物处理试验场有关环境地质研究现状与进展。据核废物的放射性不同,目前或未来处置的方式不一样:中-低放射性废物(ILW-LLW)一般采用浅层处置,多置于粘土层或沉积岩层中;高放射性废物(HLW)一般通过竖井或平巷处置于深部的花岗岩或岩盐中。根据母岩的类别不同,本文分花岗岩、岩盐、粘土及其它四部分,对不同的试验场的研究计划、内容、方法、进展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4.
凡有核设施的国家都会产生核废物.由于核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国际上对核废物的地质分量研究极为关注,这也是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是根据这次大会的有关论文编写的,并按下列6部分作了简要的介绍: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概况,处置库场地预选,预选场地的水文地质研究,核素迁移,场地的特性评价和安全评价.文中侧重介绍了核废物地质分量研究中的一些新思想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甘肃西部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预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对区域地质及深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及地震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确定北山南带地区为稳定区。在稳定区内根据处置库有利围岩的出露情况,结合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初步选出了4个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场址预选区。经综合分析,认为在4个场址预选区中,以I号预选区的条件最优,其次是Ⅱ号预选区,再次是Ⅲ号和Ⅳ号预选区。场址区的最后确定尚待进一步调查和论证。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核废物在结晶岩和沉积岩中处置的可行性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岩层都是可行的它们在核废物处置的可行性方面,既在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各自也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日本核废物深部地质处置工程屏障的进展情况,为了了解放射性废物玻璃中裂变产物的锕系元素的浸出行为,进行了静态浸出试验,同时也研究了包装容器的材料腐蚀作用以及铸钢、陶瓷包装容器的理论设计和加工过程,并指出盖子接是最值得注意的技术关键;测定了膨润土粘土的基本特性,说明铯和氚的表面扩散系数是由压实的Na-膨润土的干密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29.
美国内华达州大学土木工程系James教授和他的助理合作,在拟建核废物处置库的雅卡山科约特谷对洪水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动用美国土壤保护委员会的TR-20模型,在该谷不同点上,对百年一遇的暴雨和最大暴雨产生的水流分布作出了评估,并将其结果同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0.
文章通过对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历史回忆,从能量一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论述了能量的投入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又会带来环境的破坏,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程度,不能采取简单的末端治理方式,而应从能量投入的源头开始治理,为此,要采取清洁的生产方式,减少废物排放量,并把真正的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确保系统的完备性,做到能量投入减量化,经济发展,高速化,环境污染低量化,由此,结合沱牌集团的计划项目,我们模拟了沱牌集团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框架,并用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