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58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54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1567篇
海洋学   20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4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近日,宝鸡到兰州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宝兰客运专线”)工程开工建设。宝兰客运专线是国家“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横贯西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客运主通道。  相似文献   
962.
中国东部陆架(渤、黄、东海)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个重要物质交换通道,其周边的河流每年向海输入了大量的细颗粒沉积物。这些物质在海洋动力(潮流、波浪、环流等)的作用下形成了多个泥质沉积区(带)。过去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对东部陆架海沉积物扩散和沉积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对陆架泥质沉积的形成机制以及沉积物收支情况还存在争议。本文利用整理的现代沉积速率资料,从物源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各泥质沉积区10~100a尺度的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的分布规律,并与全新世泥质沉积记录进行对比,指出物源是控制这些泥质沉积形成的主要因素。河流携带入海物质是这些泥质沉积的主要"源",而这些泥质区是典型的"汇"。小型河流河口沉积过程和物质贡献需引起重视。定量化物源分析需结合物源供应等方面的资料,在遵守沉积物收支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963.
略谈藏东吉塘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绍礼 《地质与勘探》2012,48(4):768-774
[摘 要]以往的研究工作将藏东吉塘群分两个组:上部以片岩、变质砂砾岩为主的地层名酉西组;下部以片岩、片麻岩、混合岩为主的地层名恩达组,时代均属前震旦纪。近几年,开展1:25 万编图项目的研究,恩达组可细分为两个岩性段:混合岩段和以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共同组成的深变质岩段。酉西组中获得新的同位素年龄:240±12Ma( 锆石U-Pb)、226±2Ma( 白云母Ar-Ar),时代可能为古生代,更名为酉西岩群。恩达组的混合岩中新获得锆石SHRIMP U-Pb 同位素年龄254±8Ma、232±9Ma、227±1.8Ma,原1:20 万类乌齐、拉多幅曾于相当恩达组的花岗片麻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253±9Ma、195Ma,这一岩段的混合岩可能是华力西至燕山期变形变质的花岗岩侵入体,应从吉塘群中分离出去。原恩达组中除混合岩外的地层更名为吉塘岩群,时代属古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964.
柯学  冉照辉  陈建  邢建 《探矿工程》2012,39(8):5-10
苏77区块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半沙漠半草原地区,采用丛式井开发方式,不仅可以加快产能建设,而且可以降低钻井成本,保护环境,便于气田维护管理。针对苏77区块钻井存在的技术难点,根据地层自然增降斜及方位漂移规律,从平台部署、井身轨迹剖面、钻具组合、PDC钻头选型及钻井液体系及性能维护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应苏77区块的丛式井优快钻井配套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钻井周期及平台建井周期,加快了产能建设。其中,苏77-6-5井完钻井深3167 m,钻井周期仅为9.98天,创造了整个苏里格气田定向井最短钻井周期记录。  相似文献   
965.
首次对大别山北缘西段(河南省境内)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罗山县双桥火山岩集中区石英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3.1±1.5 Ma,与大别东段中生代火山岩主体毛坦厂组的时代一致,属早白垩世,稍早于或与大别山区大规模花岗岩岩基侵位时代相同;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宁芜和庐枞盆地火山岩喷发时间同步,可能同属中国东部中生代巨量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引起的大陆岩石圈重力不稳而产生的拆沉导致岩石圈强烈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相联系。大别山西段早白垩世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中酸性火山岩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弱或基本无负Eu异常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及高Sr低Yb特征,反映岩浆部分熔融源区残余有石榴石,说明当时存在加厚的成熟陆壳。高(87Sr/86Sr)i(0.707 56)、极低的εNd(t)(-20.1)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明显亏损,显示岩浆源区的壳源性质。以上特征反映大别山地区该时期岩石圈伸展程度和软流圈上涌规模远不如长江中下游同时期以幔源为主的中基性火山岩发育的宁芜和庐枞地区。  相似文献   
966.
苏里格气田西区低阻气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西区上古生界二叠系的主要含气目的层为盒8段及山1段,而此区域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共存,运用电阻率难以区分气层与水层,这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正确认识低阻气层的成因,对准确识别储层中流体类型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从沉积背景、储层岩性、储层物性和钻井工程的角度出发,对低阻气层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粘土矿物分布,泥浆滤液侵入是造成气层低阻的主要因素,而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引起该区气层低阻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高地层水矿化度,也是造成该区低阻的成因。通过此次研究,其成果可为该区低阻气层的正确识别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67.
大牛地气田开发的中后期,气井出水严重,如果不能将其完全带出,则会在井底产生积液,产生的压力严重影响天然气产量和气田采收率。因此,通过确立符合本区块实际的临界流量的理论公式,预测气井井底积液的情况,可以指导气井的生产,提早通过泡排,换管柱,提产带液等措施防止生产井井底积液。并且指导以后新的开发井对管柱的合理选取,提高经济效益。这里在Turner及李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实际积液情况的对比,修正了理论公式,最后得到一个符合大牛地DK30井区盒2气层实际情况的计算临界流量的理论公式,经过验证,该公式能较为准确地判断积液情况。  相似文献   
968.
应用1:200000区域重磁资料推断贵州东部地区隐伏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中西部以广布峨眉山玄武岩著称,而东部地区,处在扬子地台与江南陆块这一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上,岩体分布较中西部地区,由酸性~基性~超基性岩均有见及,出露种类齐全、分布面积有限,特别是沿北向南基性~超基性岩局地成群成带小规模集中分布。基于研究区内以往物探工作程度低,对出露火山岩、侵入岩的物性系统研究不足,这里以研究已知岩体上的重磁异常响应(值)特征的变化为主线,结合已知岩体分布、重磁异常的对应规律、有限的物性资料以及邻邦广西桂北一带的物性等信息,对研究区内可能存在的隐伏岩体进行初步圈定。共推断了17处花岗岩,21处基性~超基性岩,绘制了贵州东部岩体“一张图”,基本反映了研究区内的客观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969.
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畅  刘华  王建波 《吉林地质》2012,31(1):68-74
火山岩具有结构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从而使火山岩储层的地质建模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在借鉴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建模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松辽盆地松南气田为例,运用建模软件开展了该区的储层建模工作。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岩心分析等资料完成了火山岩期次的划分,建立起了松南气田地层格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地质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模型及属性模型。其研究成果与后续开发井钻探结果符合性较好,为气藏开发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0.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大平房地区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是深凹带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且具有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通过预测有利储集相带,为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利用钻井资料,结合地震、测井资料,开展了沉积构造及组合特征研究,该区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有7种主要岩相类型.大平房地区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近岸水下扇沉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为沉积主体,广泛分布于研究区西部.研究沙三上亚段的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和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为有利勘探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