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65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32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矿床剥蚀程度作为判断矿床保存现状、评价找矿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但也是矿床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影响矿床剥蚀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构造活动、矿床类型、古气候以及成矿后矿床所遭受的剥蚀改造时间等。矿床剥蚀程度的研究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定量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能够用来判断矿床剥蚀程度的方法较多,如矿化垂向分带法、矿物标型法、矿物压力计法、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法以及地质热年代学方法等,但大多数方法仅能得出一个定性-半定量的对比结果,这使得现阶段矿床剥蚀程度的研究难以满足人们对其精确判断的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矿床剥蚀程度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矿床剥蚀程度的因素,并着重对判断矿床剥蚀程度的有关具体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992.
以地质调查评价的成果为评价基础,对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选取了钒钛磁铁矿、富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铜矿、铅锌矿、镍铂矿、锰矿、金矿、稀土矿、煤炭、石墨和磷矿等11类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省市(州)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划分了19个调查评价区进行综合评价,分矿种分评价区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各矿种各评价区的优劣及保障情况,最终为全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3.
矿床的成矿深度和剥蚀程度是矿体定位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矿区深部探矿的重要参数和依据,如何准确地估测矿床成矿深度和剥蚀程度是矿体定位预测中的难点。在阿希金矿床空间定位规律研究中,根据对控矿断裂构造性质、矿体的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矿化类型变化以及黄铁矿热电性和石英流体包裹体实验参数等微观信息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阿希金矿床的成矿深度和矿体的底部标高;认为矿体形成后经历了平衡剥蚀和差异剥蚀两次改造过程,并计算了矿体南北两段的剥蚀率,建立了阿希金矿床剥蚀改造过程模式。这些认识和结果对阿希矿区深部探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地下水质量是水岩作用和人类活动双重动力的结果,在认识地下水质量的同时还应知道其影响因素。本文在严格分析地下水质量分类标准和指标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地下水质量的单指标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地下水质量类别,还能够划分区域地下水人为污染的可能性。本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063个地下水井,检测了49项无机和有机指标。分析认为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受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一般化学指标对地下水质量影响程度最高,原生指标中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碘化物对超Ⅲ类水单指标贡献率超过50%,污染指标中亚硝酸盐贡献率达20%,重金属和有机指标对区域地下水质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95.
矿床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由若干个经地质勘查圈定的矿体组成。由于地质勘查的阶段性,一定勘查阶段圈定的矿体往往只是一个矿区某些矿体或某个矿体的一些矿段,一个矿床的所有矿体往往是多个地质勘查报告(简称地勘报告)提交的。因此,一个矿床的矿区范围由多个地质勘查报告圈定的矿体的空间范围来界定。由于矿区内各个地质勘查报告的工作程度可能会不一致,因此整个矿区的工作程度需要重新确定。总结了矿区范围的划分原则,并对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提出了定性原则和量化模型。这些原则和模型不仅成功指导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项目中矿区范围的划分和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对评估整装勘查区内矿床的勘查程度、合理部署整装勘查区找矿勘查工作及合理设置采矿权均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范红超  孔格菲  杨岸然 《测绘学报》2022,51(7):1653-1668
众源地理信息作为新型地理信息模式,是指由互联网用户借助交互式平台,通过直接上传传感器数据或提供数字化劳动而贡献的地理信息数据。近20年来,众源地理信息热度上升,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来源。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关于众源地理信息的中文和英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力图展现出众源地理信息研究的发展现状,同时以这些研究发现的规律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探讨了众源地理信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发展自主众源地理信息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朱莉  朱敏 《安徽地质》2006,16(3):169-172,176
合肥盆地中生界地层的热演化程度以往了解的十分有限。通过盆地内中生界地层一系列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值的测试,揭示地表白垩系地层多数处于成岩作用的晚期,少部分处于成岩作用中期,分别指示其中有机质进入了中—高成熟期或成熟期。钻井中1000m以上地层也处于成岩作用的中期或晚期,类似于地表样品。而钻井中1000m以下所有中生界地层都进入了埋藏变质阶段,指示着有机质的过成熟期。其中1000~3000m深的热演化温度为200~250℃。而3000m以下的热演化温度基本上为250~300℃。这些测试结果为合肥盆地今后的油气远景评价与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8.
灾害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它对一个地方造成的破坏程度、损失的大小,却并不完全由自然因素决定,也取决于社会和人的因素,取决于一个社会是否具备有效的应急机制,取决于人们是否有充分的防灾知识和技能准备。  相似文献   
999.
1000.
Land-us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GBP,1990-1992).But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natural driving force of land use change.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driving factors and land-use change with time series in Hainan Island.Based on the study for the evolution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policies in Hainan Island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ocial economy da-ta and changes of social policies,the socio-economic pooicies,human activities and land use of Hain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s:period from 1950 to 1978 characterized by the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peri-od from 1978 to 1988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fer of economic system and adoption of open policy,new stage from 1988 to 1998 with high growing spe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character of the periods and land-use change process affected by socio-economic afctors.This paper provide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Hainan social economy during the 50 years from 1950 to1999 and foreca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so-cial economy in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