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420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测绘通报》2015,(4):37
<正>《测绘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测绘学报》编辑部编辑,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居中文核心期刊测绘地理信息类前列,是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并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测绘地理信息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92.
《大气一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英 《天文学报》1995,36(2):200-207
引起《大气一号》两颗气球卫星(DQ-1A和DQ-1B)轨道倾角变化的摄动因素主要是太阳光压摄动、大气旋转和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引起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增大,平均每天变化约0.0017,大气旋转引起轨道倾角减小,平均每天变化不到0.0001,但随着高度下降,变化量亦增大,陨落前达0.002。本文根据卫星轨道摄动理论,给出气球卫星轨道倾角变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为:(1)由太阳光压摄动  相似文献   
93.
1电梯的结构及其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电梯主要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其由曳引电动机,  相似文献   
94.
《测绘学报》2012,41(1):107
中国知网(CKNI)2011年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年版)》,公布了2010年各类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等一系列用于评价期刊学术创新影响  相似文献   
95.
吴新强 《东北测绘》2012,(2):205-207
以杭州江东大桥过江水准测量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工程实践中方法的选用准则,给出了具体的施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思路,进而探讨了误差的来源及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96.
新型人工引雷专用火箭及其首次引雷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郄秀书  杨静  蒋如斌 《大气科学》2010,34(5):937-946
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引雷专用火箭, 火箭箭体结构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 质量轻, 并具有空中抛伞和放线功能。利用新型火箭和全新的雷电流及同步电磁场测量技术, 在2009年的山东人工引雷实验 (SHATLE2009) 中成功引发负极性云对地放电过程3次, 共包括6次大电流回击过程, 采用0.5 mΩ的大功率同轴分流器和宽带光纤传输技术测量到了0.1 μs时间分辨率的雷电流波形、以及距雷电通道30 m、60 m和480 m处的电磁场和6000 f/s的高速摄像观测资料。6次回击的电流峰值分布范围为11.2~16.3 kA, 几何平均值12.8 kA; 半峰值宽度为7.4~34.9 μs, 几何平均值21.6 μs; 10%~90%峰值的上升时间为0.5~1.4 μs, 几何平均值1.0 μs。成功的人工引发雷电实验证明新型引雷火箭安全性能好、可靠性高, 其成功研制为雷电物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 以及雷电流波形资料的积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对制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电防护标准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测绘学报》2012,(1):107-107
中国知网(CKNI)2011年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年版)》,公布了2010年各类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  相似文献   
98.
迄今已经在104个河外星系中检测到水脉泽辐射.同其它没有检测到水脉泽的星系相比,水脉泽星系可能隐含着某种或某些特殊性质.收集了到当前为止(截止2008.09)发表的所有水脉泽星系以及相关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了这些源的星系盘的倾角,并分析讨论了这些水脉泽源星系盘和脉泽盘的倾角可能存在的相关.统计发现只有大约10%的盘脉泽源的星系盘侧面对着我们的视线.然而VLBI对6个盘脉泽源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图观测显示那些旋转脉泽盘都是近似侧向的,脉泽盘的倾角都大于80°.对大多数水盘脉泽星系而言,他们的星系盘和脉泽盘方向不一致,这可能间接支持盘脉泽仅仅同星系核相关.为了探讨遮蔽物质的由来和水脉泽辐射的放大机制,对整个水脉泽样本的脉泽光度,X射线吸收气体柱密度和寄主星系倾角的可能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的遮蔽物质主要来自于星系核区,而水脉泽辐射的放大更可能发生在围绕核的尘埃盘(~100Pc)或更小尺度的核盘上.  相似文献   
99.
亢金涛  吴琼  唐辉明  胡新丽  范亮亮  张抒  易鑫 《地球科学》2019,44(11):3950-3960
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是揭示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渐进劣化机理和评价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以三峡库区典型"易滑岩组"巴东组第二段红色系列的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组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条件下岩石/结构面参数劣化,开展了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了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贡献度及其与岩层倾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层倾角条件下,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影响有明显区别,以软岩/硬岩/层面劣化对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劣化的贡献度为依据,将岩层倾角全范围划分为软岩控制区、软岩-硬岩-层面共同控制区、沿层面滑移失稳破坏区和硬岩控制区,揭示了岩石/结构面劣化导致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劣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受岩层倾角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库岸消落带巴东组软硬互层岩体强度渐进劣化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铺设各种管线,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地面破坏小,不会影响已有管线的正常使用等优点。但是,在砂卵石和粉细砂类易坍塌地层中,常规的单钻杆水平定向钻进常会出现导向偏差和钻孔坍塌等事故。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套双管水平定向钻进系统,包括双回转动力头钻机、内外钻杆、双管导向节。通过现场应用证明了该双管系统具有导向精度高、调整方向灵敏等优点,能克服易坍塌地层带来的导向精度差和钻孔坍塌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