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8篇
  免费   2859篇
  国内免费   3323篇
测绘学   1306篇
大气科学   728篇
地球物理   969篇
地质学   12223篇
海洋学   997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1353篇
自然地理   1243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671篇
  2021年   924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108篇
  2013年   936篇
  2012年   1063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851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735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本文以超声地震模型试验为基础,着重从地震波的强度方面来阐明埋藏基岩地形对地震波动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振动能量分析地震动问题的重要性,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埋藏基岩地形对地震波动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基岩面凹凸不平,致使基岩面上不同部位接收能量大小不同;另一方面,基岩的凹凸面对地震波产生汇聚与发散作用,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地表不同地点表现出不同的地震动强度。  相似文献   
942.
镜质组异常低反射率机理分析是煤岩光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不同类型显微组份反射率谱特征的研究,发现富氢性对其特征有显著影响。正常镜质组反射率谱在400~700nm范围内无明显变化,长波位没有明显上扬或下降;惰性组在长波段呈下降趋势;壳质组长波段位明显上扬;富氢镜质组的长波斜率参数位于正常镜质组和壳质组之间,长波段位上扬。根据对反射率谱特征的数量化描述,提出了一个长波斜率参数,利用该参数可以来定量估计组份的富氢程度和反射率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943.
杏枫山金矿为一典型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床。矿区地处湘中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处。矿床赋存于元古宇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三岩性段上部和第四岩性段下部的绢英千枚岩中。含金石英脉按其产出状态可分3个脉带,每个脉带又可分若干脉组,在脉带中共圈出工业矿体13个,主矿体长300—340m,水平厚度3.21—5.35m,品位2—3g/t,脉带密度为5—30条/m,矿石由石英细脉与绢英千枚岩组成,金的贫富与含脉密度和毒砂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成矿温度259—345℃,属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44.
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泥盆—石炭纪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990—1991年在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采集和描述的四射珊瑚,经研究鉴定计有8属3新种和6未定种:Sinospongophyllum habaheens(sp. nov.), S. sp.,Orthophyllum sp.,Tryplasma Sp.,Cystophrentis achelenensis (sp. nov.), Siphonaphyllia habaheensis (sp. nov.),Clavilasma?sp.,Bifossularia?sp.,Amplexizaphrentis sp.等,它们分别归属于托克萨雷组、阿舍勒组和红山嘴组。  相似文献   
945.
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及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变质岩石中的岩浆侵位变形构造、褶皱构造及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冀东太古宙高级区变质岩石中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岩构造,包括在不同类型片麻岩之间所表现的穿切构造、基性岩墙中的矿物定向构造以及基性岩体边缘及其围岩的变形构造等,褶皱构造可分为表壳岩褶皱及片麻岩褶皱,高级区可能不存在大型的片麻岩褶皱,通过镜下特征矿物相的研究并结合野外变质基性岩墙的产状及特征,建立区域变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从而为区域地质事件表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6.
苏南下三叠统青龙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下三叠统青龙组碳酸盐岩中,由于沉积相(台地浅难相和深水斜坡-盆地相)的复杂性,导致了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的多样性。作者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的分析以及孔隙度、渗透率的研究,对该地区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等九种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947.
本文研究了陕西榆林地区ZK1534钻孔中侏罗统延安组孢子花粉66属103种,建立了该区延安组孢粉组合,对孢粉组合中主要孢子花粉的亲缘关系及古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孢粉生态类型百分含量、孢粉分异度值、结合孢粉植物群兴衰演替、沉积环境等因素,探讨了该区中侏罗世延安期聚煤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948.
李双应 《地层学杂志》1993,17(2):126-129,160,T001
<正> 小茨山珊瑚礁剖面位于安徽含山县城南4km处的小茨山东坡,地层为和州组,礁体南北向延展100余米,地层倾向北西。下伏高骊山组为生物碎屑钙质泥岩,厚0.2m,棕  相似文献   
949.
范炳恒  张进 《地层学杂志》1993,17(2):145-147,T001
<正> 辽南复州湾地区本溪组出露较好,以往在上部即三棱山灰岩及以上层位研究较详,而下部研究甚少,未见古生物方面的报道,其地质时代总是同上部一起看作相当莫斯科期,有人曾怀疑该段地层有属早石炭世的可能(辽宁区域地质志,1989)。本文对复州湾区本溪组下部地层测制了两条剖面,三棱山剖面在以往资料中常见涉及,此处不再赘述,而位于三棱山西北约400m、丁屯村东的水泥厂附近(新开大路两侧),下部层位发育、出露甚好(图1),自上而下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0.
论陡坡寺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惠麟  蒋志文 《地层学杂志》1993,17(4):266-271,T001
<正> 一、历史回顾 陡坡寺组为卢衍豪、王鸿桢命名,1941年正式发表(见谢家荣,1941)。虽然陡坡寺组从创名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它的时代归属及命名地点则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卢、王二人建立该组时,由上至下分为3层,总厚147m,置于中寒武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