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349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概述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地籍细部测量包括界址点和地物测量,其方法可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但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模拟法测绘逐渐被数字法所代替。目前地籍细部测量主要使用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解析法为例,谈谈地籍细部测量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2.
将理论分析与野外资料解释相结合,对断层判别依据作进一步讨论。通过对下辽河盆地和辽西、内蒙地区部分浅部断层数字化记录资料的正、反演计算,作了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分析,得出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从宽谱太阳漫射辐射信息反演大气气溶胶折射率虚部的新方法。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宽谱太阳漫射辐射对大气气溶胶折射率虚部的变化非常敏感,而对粒子谱分布、气溶胶折射率实部、地表反射率、大气中水汽和臭氧含量的变化不很敏感或弱敏感,因此可以从中较好地提取大气气溶胶折射率虚部。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4.
高密度电法在老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宁淮高速公路南京老山隧道工程,查明了隧道YK5 280~ZK5 540段的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并推断出鹰嘴山断层的位置和产状,结合勘察资料证明该断层为高角度逆断层。预测出隧道和断层破碎带相交处为浅部裂隙岩溶含水带中的优良导水带,该处涌水的可能性很大,其推断结果在施工中得到证实。说明高密度电法是进行隧道勘察和构造裂隙岩溶富水带探测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5.
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于2009年8月经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该公园位于伊春市,由分别位于小兴安岭东北部的茅兰沟、红星和西南部的桃山三个园区构成,即为原黑龙江省茅兰沟、红星和桃山三个省级。  相似文献   
56.
陈平 《地图》2009,(3):106-11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骆越先民沿着南北盘江,穿越雄险的大峡谷,来到今天贵州西南部的贞丰县一带。他们看中了这里山间坝子中的大片平旷土地,于是驻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57.
岭南人黄咏梅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岭南风情。她的小说多以岭南城镇为背景,岭南的各种景观、风俗民情、方言俚语和独特的岭南小吃常常出现在她的笔下,岭南风情在她的作品中得以有力呈现。黄咏梅的岭南风情画满足了读者有关岭南的想象,但过于浓郁的岭南特色却使作品表现出传播范围、作品深度等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8.
提出了一种顾及位置偏差与凹部同异性的面状居民地Morphing变换转向角函数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大比例尺居民地的凸包作为中间图形,辅助与小比例尺居民地进行特征顶点匹配,避免因位置偏差造成的特征点误匹配;针对大比例尺居民地的凹部,依据凹部的模式类型,判定凹部边的同异性;最后构建插值模型,得到中间任意尺度下的面状居民地要素。实验证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与原方法相比,能有效避免因特征点误匹配导致的插值结果顶点乱序现象,同时还兼顾了轮廓特征保持与居民地局部相似,能达到较好的Morphing变换效果。  相似文献   
59.
唐渊  刘俊来 《岩石学报》2010,26(6):1925-1937
青藏高原隆升、周边地貌形成是新生代时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的重要响应。在滇西北地区发育了一系列由晚新生代(上新世以来)活动断裂所控制的盆地,例如宾川盆地、洱海盆地、鹤庆盆地、弥渡盆地等。宾川盆地是近南北向程海左行走滑断裂在走滑剪切作用下产生的北西向正断层和北东向走滑断层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较大的拉分盆地。洱海盆地是由两组陡立的共轭张剪性(Transtensional)断层组限定的,为一伸展断陷盆地,总体上反映了近E-W向的区域伸展。滇西北地区发育的其它晚新生代盆地,如弥渡盆地、鹤庆盆地、剑川盆地等,也为区域走滑断裂及其分支断裂所控制,并且这些分支断裂在区域上为一组NE-SW和NW-SE向的共轭正断裂,反映了该区域近E-W向的伸展。将藏东南三江地区发育的活动断裂按照其走向分为三组:(1)NW-SE走向的断裂,如红河断裂、无量山-营盘山断裂等;(2)近N-S向断裂系,以程海断裂、小江断裂等为代表;(3)NE-SW走向的断裂,如丽江-剑川断裂、鹤庆-洱源断裂和南定河断裂等。这些断裂的震源机制解表明地震断裂活动性或者是走滑性质或者是伸展属性,它们的组合型式也揭示出藏东南三江地区在上新世以来表现为近E-W向的伸展。区域上,在藏东北部地区发育的断层构造组合普遍反映了以近E-W向挤压为主导的应力场。推测这一现象为上新世以来藏东地区上地壳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做顺时针旋转所致,区域上受印度-欧亚会聚过程中印度板块顺时针旋转诱发的差异性应力场制约。  相似文献   
60.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成砂-古土壤序列泽库剖面(ZK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进行分析,结合14C测年,揭示其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环境演变。结果表明:(1)剖面沉积物的化学组成以SiO2、Al2O3、CaO为主,其中SiO2和CaO的标准差较高,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2)自剖面底部向上SiO2含量和残积系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高值指示冷干的气候意义,CaO含量和退碱系数则相反,高值指示温湿的气候意义。(3)9.4 ka BP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气候经历了由温湿向冷干的转变过程,可划分为9.4~4.2 ka BP气候温湿期和4.2 ka BP至今气候冷干期;其中在6.6~6.2 ka BP、2.4~2.0 ka BP和1.7~1.5 ka BP存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