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7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1881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1088篇
地质学   5044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0年   3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储层中的导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常常表现为低速,在井间地震中往往可以观察到导波的存在,其主要特点是在储层附近能量集中,而在围岩中则能量迅速衰减,同时波形具有频散特征。导波特性对储层内部结构与岩性十分敏感,它有可能作为储层描述和采油过程监测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三层简单波导模型进行了频散方程及曲线的计算,并进行了人工合成槽波记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辽西兰家沟钼矿区成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豫才 《矿产与地质》1999,13(3):135-140
根据兰家沟钼矿区控矿旋卷构造特征、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和成矿元素含量,讨论了该矿区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岩浆演化分异作用在钼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王强  邱家骧 《矿物岩石》1999,19(4):15-20
本文根据相图和多种地质温压计确定了大别造山带核部典型花岗岩岩浆的源区,岩浆房和固结成岩阶段的温度和压力,并建立了区内岩浆演化的p-T轨迹。该轨迹表明:(1)石鼓尖侵入岩浆上升能力最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25km;(2)天堂寨侵入岩岩浆上升能力也较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5km,(3)九资河侵入岩的上升能力最弱,上升距离小于3km。(4)石鼓尖和天堂寨岩体为异地侵入体,九资河岩体是一个原地-半原地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994.
南秦岭东江口、柞水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秦岭东江口、柞水岩体位于南丹断裂带南侧,为华力西期岩基。通过1:5万地质填图,将东江口老体划分为5个岩石谱系单位,柞水岩体划分为3个岩石话系单位,共圈定出36个侵入体。分别建立了东江口超单元和排水超单元。依据接触关系,结构构造,包体特征确定了其侵入序次,构成了两个完整的“S”型岩浆演化序列,在岩石矿物组成、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各具有明显的独特岩浆演化特征,分别形成于南秦岭晚古生代被动陆线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999.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不求平方根的Givens-Gentleman正交变换解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这种方法在卫星激光测距三级复弧估计技术中的具体应用,给出了计算估值协方差的一组新的公式。  相似文献   
1000.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形成与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被时代连续的日喀则群沉积覆盖及其形成时代(120-110Ma)与冈底斯弧开始发育的时代(115-100Ma)十分相近的事实使人们有理由提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是否代表着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间的特提斯-喜玛拉雅洋残迹的疑问。根据近期的研究,笔者认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不是形成于三叠纪的特提斯-喜玛拉雅洋的残迹,而是特提斯-喜玛拉雅洋向拉萨地块俯冲的初期(阿普第-阿尔必期),由俯冲作用在冈底斯弧前地区引发的海底扩张作用形成的一种俯冲带上叠型蛇绿岩(supra-subduction zone ophiolites).至森诺曼期,弧前海底扩张作用停止,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开始向南仰冲,在其南侧形成增生杂岩楔。仰起的蛇绿岩开始向日喀则弧前盆地提供蛇绿质碎屑,如冲堆组。森诺曼期-土仑期,盆地接受了一套深水复理石沉积,沉积物源部分来自南部边缘脊的蛇绿质碎屑,而大部分则来自北侧的弧火山岩和岩浆岩碎屑。森诺期-路坦丁期,盆地逐渐变浅,接受了浅海-滨海沉积,物源均来自北部的岩浆弧。至始新世末期,发育在盆地南侧的增生杂岩楔与印度板块发生碰撞,日喀则弧前盆地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