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729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431篇
地质学   1061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21.
选取了东海赤潮高发区4个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通过测定δ13CTOC值,利用δ13C的双端元模型计算了沉积物中TOC的海源和陆源贡献率,并分析了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组成与分布,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高碳数烷烃为主,有明显的奇碳优势,且呈双峰群分布;各站位总正构烷烃(T-ALK/μg/g)含量随深度有不同的变化;碳数奇偶优势指数(CPI)、陆源海源优势烷烃比(TAR)、平均链长(ACL)等正构烷分子指标,反映出在调查海区陆源正构烷烃的输入占主导,且以草本植物为主。直链烷基醇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4个站位的植醇经历了相似的生物化学过程,说明沉积环境较一致;菜籽甾醇与甲藻甾醇的比值指示了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的历史变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加重所导致的赤潮由简单的硅藻赤潮向硅藻甲藻混合型赤潮转变。  相似文献   
122.
分析了常规复合片钻头钻遇弹塑性致密泥岩钻进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该种地层的新型尖齿PDC钻头。通过对PDC切削齿几何结构的改进、切削结构和水力结构的优化设计而研制的新型钻头,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钻进效果。平均寿命高达300 m,平均钻进时效3~4 m,解决了弹塑性致密泥岩钻进效率低的难题,为类似地层的钻探施工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3.
应用经典塑性力学理论确定的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应力场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深部圆形巷道的稳定性评价及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应用塑性力学求解新体系确定的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应力场准确解,进行了各向同性均质地层中圆形巷道破损区、地层残余强度与支护压力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破损区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它们基本呈线性关系。(2)建立了支护压力与巷道埋深、围岩强度、围岩破坏后残余强度、围岩泊松比和重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支护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岩土力学》2014,35(1):298-305
"深部开采圆形巷道围岩破损区与支护压力的确定"一文(见本期第226-231页)在审稿过程中专家对文中部分内容提出质疑,而作者针对评审意见给出了答复。这一问一答反映了采用解析方法寻求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努力,以及当前的研究动态所面临的困难。征得作者和审稿专家的同意,本刊将这一讨论过程刊登出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由于本刊篇幅限制,若有进一步的相关讨论,本刊将在网上转发,供各方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25.
刘扬  王明洋  李杰 《岩土力学》2014,35(4):1056-1062
盾构隧道衬砌由于各种类型接头的存在而与整体式衬砌的力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将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看作由弹塑性铰链连接的刚性管片组成,考虑围岩介质的黏弹性,提出了爆炸地震波作用下盾构隧道动力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南京地铁盾构段典型横断面进行了动力分析,研究了爆炸地震波入射角度、围岩介质特性及管片厚度对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波入射角度对盾构隧道有很大影响,斜入射时结构的动力响应要大于垂直入射时结构的动力响应;围岩介质等级越高,围岩对隧道结构的约束越强,隧道的抗爆性能越好;管片厚度的增大会增大结构的内力,合理设置管片厚度有利于提高盾构隧道抗爆性能。  相似文献   
126.
《岩土力学》2014,(1):104
<正>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地下工程分会,测试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力学学会;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议主题地质灾害诱发机制与防控技术论文征集征文内容涵盖地质灾害诱发机制与防控技术的相关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①岩土力学试验技术与本构关系;②地质灾害勘察与物探新技术;③地质灾害物理与数值模拟新技术;④地质灾害诱发机制与模式;⑤地质灾  相似文献   
127.
1980年1月,凤凰市出现首例地裂缝.该区水位下降已超过90 m,测得沉降量是1.05 m,间接沉降证据为1.5 m,地下水位埋深达170多m,最大沉降速率为0.13 m/a.地下水位下降始于50年代中期,10年后,当地下水位下降30 m~45 m后,沉降开始发生,沉降漏斗每年扩大5 km2,先是向西,最近向北向东发展,沉降漏斗还将继续扩大,沉降量可能要超过3 m.重力勘探资料显示地裂缝与山前侵蚀平原区埋深45 m的隐伏山体有关,发生裂缝后测到的沉降形态与推测的地下基岩的轮廊相类似,这表明地裂缝与隐伏山体上端地面水平张力的最大值一致,发生裂缝时的年最大应变和累计张应变分别为0.01%和0.06%.这些数据说明了充填裂缝的未来反应以及在重力勘测基础上裂缝可能延伸的长度.该山前侵蚀平原可分为中度起伏的内侧浅部区(深度<150 m)和NE向缓倾的外侧深部区(150 m~300 m),一条NW-SE向正断层将山前平原至河谷中心的厚层冲积物分开,地下基岩轮廓控制了地面沉降、水位下降和未来地裂缝的空间形态.地裂缝主要出现在下列3种地质环境中(1)埋藏的基岩山体;(2)沉降区的铰合线;(3)埋藏断裂陡崖.  相似文献   
128.
土压平衡盾构在穿越高水位钱塘江粉土地层时,地下水与密封舱之间的高水压差会产生过大的指向开挖面的渗透力。钱塘江粉土黏聚力低,开挖面自立性差,且土体模量小,过大的渗透力会使土体产生更大的变形,导致开挖面失稳。数值模拟中合理选取土的本构关系与模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为了研究渗流条件下开挖面稳定性问题,基于室内试验,对钱塘江粉土的摩尔-库仑本构模型和摩尔-库仑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参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钱塘江粉土的剪应变是轴向应变的1.5倍;根据三轴卸荷试验得到应变软化内摩擦角和剪应变的关系,当剪应变为4.7%时内摩擦角达到峰值为25°,剪应变为7.4%时内摩擦角达到残余值为21°,剪应变在4.7%~7.4%之间时,内摩擦角线性减小。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39组三维分析模型,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的极限支护压力和地表沉降对比发现,相同水位情况下,摩尔-库仑应变软化本构模型计算的极限支护压力与离心机试验的最小误差为3.1%,最大地表沉降的误差为5.67%。证明了在钱塘江粉土地层中使用摩尔-库仑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可行性及模型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9.
饱和砂土液化是由地震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工程地质现象,也是造成重大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成因的复杂性和所造成灾害的严重性,饱和砂土液化一直是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饱和砂土液化问题,基于开源地震工程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对材料库中的4种砂土本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采用二维u-p单元模拟土颗粒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分析和对比4种模型在循环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超孔隙水压力、位移、剪应力-剪应变和平均有效应力路径方面的响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砂土对输入加速度表现出一定的放大效应,对于不同的模型,该放大效应存在一些差异;(2) Stress Density模型在循环动力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永久变形;(3)在循环动力荷载作用下,PDMY模型和CycLiqCPSP模型的强度逐渐降低,直到完全消失;(4) Stress Density模型和Manzari Dafalias模型在循环动力荷载下表现出明显的剪胀效应。研究成果对砂土液化的数值模拟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为饱和砂土的液化模拟和砂土本构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芯孔尺寸对传统型水泥聚苯模壳(EPSC)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2个传统型EPSC格构式混凝土墙体原型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2个试件芯孔直径分别为160 mm和120 mm;对比分析了2个试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芯孔直径大的复合墙体具有更优良的抗震性能;芯孔直径增加,复合墙体的承载力、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