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792篇
地质学   1145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CUSP突变模型在地壳形变和强震危险性判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USP(尖角)突变模型研究了板内边界带地壳形变与强震的危险性判定及其预测的方法,并以鲜水河断裂带1973 ̄1982年的动态大地测量和地震活动数据作了验证。结果表明:(1)强震前该断裂带地壳形变与蕴震系统经历了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近于临界状态的过渡。(2)系统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在不同的观测点位于不同的观测点位具有同步性和持续性,且持续的时间与未来的地震强度有关,(3)预测  相似文献   
992.
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主震Ms≥6.0级地震序列类型的早期识别,主要对第一个强震后2天内地震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3次大震(Ms≥7.0)后1天和2天震型在关联识别正确率均为0.77(表1)36次强震(6.0≤Ms〈7.0)的均为0.83(表2,表3)。由此表明,灰关联分析方法是早期识别地震序列类型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1996年震情述评①丁鉴海陈学忠刘杰余素荣(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根据我国地震速报台网测定,1996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强震28次。最大地震是2月17日印度尼西亚伊里安79级地震(图1)。从全球强震活动的频度...  相似文献   
994.
1505年10月9日63/4级地震震中的再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瑞树  傅昌宏 《中国地震》1997,13(2):172-178
1505年发生在南黄海的地震至今已有12次震中定位。由于该震中位置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一些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大量影响场的历史资料,参考了国内IX度地震等震线资料,采用与地球物理场和构造条件相结合的方法,重新考证了该震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995.
智晋  刘巍 《山西地震》1997,(1):30-35
利用“八五”研究课题的成果,分析了山西M≥7强震前后地震活动图像,指出一次M≥7强震前将经历了如下过程:4~5级中等地震活动迅速增多,出现辅助性地震条带和背景性地震空区,地震序列密集活动伴随应变释和加速,发生广义前震一平静-发震,认为这一演化过程是山西地区M≥7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996.
黄文钰  舒金华 《湖泊科学》1997,9(3):244-248
在Ge湖磷的来源途径调查和磷迁移过程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计算了磷的平衡及磷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e湖磷的的入湖量主270t,年出湖量主174.5t滞留系数为0.35,在适当控制和合理利用磷资源的情况下,Ge湖水体将继续维持目前的中营养水平,反之,Ge湖磷浓度将逐年上升,湖水富营养化的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997.
裴放 《河南地质》1995,13(4):276-283
本文分析了早寒武世单板类Yochelcionella 在世界上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出层位及形态物特征,认为中国河南的Y.chinensis产出层位最低,形态结构原始,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Yochelcionella,提出Y.chinensis在河南首次出现,并迁移到澳大利亚Fliners地区生存。西伯利亚的Y.stylifera和北美的Y.americana也可能与河南的Y。chinensis有一  相似文献   
998.
李玲 《热带地理》1995,15(1):40-48
80年代以来广东省活跃的人口迁移,其主要动因是改革开放中广东省与国内其它地区以及省内珠江三角洲与其它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广东省人口迁移在其显著特征,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业结构特征及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发展等又影响着未来的人口迁移走向。  相似文献   
999.
研究表明,花岗岩类表现了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地质性状上的构造迁移特征,具有清晰的侧向、走向迁移规律。构造迁移的产生是由于板块构造运动在时间上、空间上作用强度、俯冲角度等的差异所致。所以,构造迁移是板块构造运动作用不平衡性的一种标志。花岗岩类岩浆作用迁移的运动轨迹,反映了板块构造运动的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某铀矿床位于L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成矿围岩为中泥盆统碳酸盐岩,为多阶段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化。本文详细地讨论了该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为100—300℃,沥青铀矿形成温变为150—200℃;矿前期热液压力为(1—2)×10~8SPa,矿期为(5—10)×10~7pa,矿后期为(3—5)×10~7Pa。从矿前期至矿后期,矿液fo_2和fs_2皆有降低的趋势fo_2为10~(-31.81)—10~(43.58),fs_2为10~(-6.67)—10~(-16.56);矿液pH为7.12—7.59,Eh为-0.2702—-0.2848V;铀以K_4[UO_2(CO_3)_3]形式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铀络合物解体,形成沥青铀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