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7篇
  免费   1471篇
  国内免费   1225篇
测绘学   1484篇
大气科学   2609篇
地球物理   1089篇
地质学   1829篇
海洋学   610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523篇
自然地理   142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西北地区MODIS-NDVI指数饱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了解西北地区MODIS-NDVI和MODIS-EVI两种植被指数的特点,本文利用美国NASA LP DAAC(Land Process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2004年1~12月的250 m分辨率16天植被指数合成的MOD13 Q1数据集,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和EVI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西北地区MODIS-NDVI饱和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NDVI和EVI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覆盖度不高的植被类型描述能力相似,月际变化趋势一致。西北地区各种植被类型NDVI比EVI高,NDVI与EVI的差异总体上呈现从半荒漠、草原、农区到林区,随NDVI值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对植被度覆盖度高的阔叶林和针叶林,在植被生长旺盛期,NDVI总在0.8附近波动,NDVI随植被的生长增加的很小,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且平的范围内,不再能看出植被生长变化的现象,即饱和现象严重;而EVI表现良好,随着植被的生长而增加,能明显地反映出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西北高寒草甸和陕西关中农业区NDVI也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饱和,饱和时间因植被的不同从1~2月不等。0.8可作为NDVI饱和的阈值。NDVI饱和问题对卫星监测植被的研究和应用会产生误差,EVI能较好地解决NDVI的饱和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影响飞机增雨飞行安全的积冰、颠簸、对流等不利气象条件的指数计算方法,及其对应的积冰、颠簸、对流发生强度等级标准。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输出的温度、相对湿度、风场、过冷水含量等模式预报结果,制作了相关指数预报产品,并在飞机增雨天气保障业务中进行了应用。以2005年5月16—17日飞机增雨作业过程为例,简要分析了积冰指数等预报产品在安全飞行气象保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3.
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站1971-2005年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计算各气象站35 a逐月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对比分析表明:PDSI不是采用简单的时段平均,它考虑因子全面,除降水外,还考虑蒸散、气温等综合因素,并引入气候适宜值的概念,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能反映出干旱过程,具有更大的时空尺度.在夏季高温蒸发较大的地区,PDSI比降水距平百分率描述干旱强度更准确.  相似文献   
994.
K干旱指数在甘肃省干旱监测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K干旱指数及其干旱监测预测业务系统,着重介绍了K干旱指数在甘肃省干旱监测业务中的应用。从K干旱指数的定义、等级、标准、应用及其监测结果与实际干旱状况的比较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的旱情比较,K干旱指数在甘肃省2008年春季、5月、6月、伏期(7—8月)以及秋季前期9月的干旱监测中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数值预报、常规天气图、各种物理量场、卫星云图、E(Energy)指数等对2007年9月18-20日一场历史罕见的区域性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该过程是在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和13号台风韦怕减弱后的低气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在预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上明显优于T213数值预报;T213、日本和德国三家预报的降水中心位置均有一定的偏差,中心量级偏大,但对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落区预报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E指数作为一个反映降水强弱和落区的辅助工具,对本次降水过程做出了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996.
《广东气象》2008,30(1):58-58
月份环流指数欧亚地区亚洲地区lz lm lz lm西北太平洋副高指数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脊线位置北界位置西伸脊点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南方涛动指数(SOI)太阳黑子相对数10 129 55 143 60 26 45 22 27 100 178 0.3 2.411 142 75 147 72 14 32 21 25 130 189 0.9 0.912 118 65 128 63 19 2  相似文献   
997.
《广东气象》2008,30(6):F0003-F0003
  相似文献   
998.
南京地区闪电定位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朱飙  黄兴友  王世文 《气象科学》2008,28(6):659-662
利用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结合南京探空资料,分析了以南京探空站为中心的1°×1°的经纬度范围内,在两次探空放球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闪电情况.分析表明,沙氏指数、700 hPa与1000 hPa假相当位温θse差、500 hPa与700 hPa假相当位温θse差、1000 hPa温度、500 hPa温度对南京地区闪电活动的实时预警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并定义了闪电概率指数,可用于预报0~30 min内闪电的发生概率.本研究对南京地区雷电实时监测与预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1960-2005年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流域内的81个气象站,对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时间尺度上,长江中下游地区近46 a来极端降水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降水强度上升趋势最明显,各个极端降水指数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均存在着12 a左右的周期振荡,在年际尺度上,各极端降水指数变化周期并不一致.大雨日数与其他指数相比突变时间比较早,发生在1979年,其他几个指数突变时间比较接近,出现在1990年前后.在空间变化上,除极端湿天降水量在全区均为上升趋势外,其他几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江苏东部地区、湖北西北部都存在着极端降水指数的负变化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西大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辩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对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冬春积雪正(负)异常使得从冬到夏高原的地面感热偏低(高)、地面热源偏低(高),造成春夏高原上升运动偏弱(强),长江流域和日本以南西太平洋上升运动较强(弱);另一方面,高原冬春多(少)雪年高原和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偏低(高)、陆海温差的偏低(高)会延迟(促进)东亚夏季风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减弱(增强)了东亚季风的强度,因而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北),造成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多(少)雨。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高原冬春多(少)雪年,由于融雪增湿效应,高原春夏潜热明显增大(减少),使得空气中水汽增大(减小),可能是高原气温偏低(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