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及改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与Ti^4 对可见光5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而Fe^3 对可见光442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呈黑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消除Fe^3 、保障并增加Fe^2 和Ti^4 为宗旨的改色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通过内蒙古固阳渣尔泰山群的岩性、岩相和相序研究,对其进行了层序分析和层序划分,识别出一级、二级、三级层序层面,包括海侵沟蚀面和暴露-淹没复合型层序界面。共划分出1个超层序,3个大层序和8个层序,总结出渣尔泰山群的不同古地理背景如碎屑滨岸、台缘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碳酸盐台地、台前斜坡和陆棚盆地层序发育模式以及内部构成特征,并探讨了复合海平面变化以及对层序发育和演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报道了距富尔奈斯火山顶8km处的GEOSCOPE台网甚宽频带地震台观测的甚长周期的瞬变过程。我们将地震台观测到的地面速度转换成地倾斜并通过与同一拱顶观测室内Blum型传统摆式倾斜仪记录的数据相比较检验了结果。通过比较表明,用水平地震仪测量周期小于25h的地倾斜是有效的。把这种方法用于1991年以来的几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之前观测到的瞬变过程。由于GEOSCOPE台站到火山顶的距离适中,因而所得到的地倾斜观测值提供了有关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的信息,补充了火山顶部地倾斜观测网提供的有关岩浆源的形态和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44.
8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寻找黄金热潮。金矿床的勘查及金的成矿规律研究中,金的赋存状态,或者说金的化学态一直困忧着矿物学家和矿床学家,他们尽力利用新的测试手段去研究以期获得金的化学的信息,但由于金多呈超细颗粒高度分散在矿石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都难以观察,因而出现了“微粒金”和“不可见金”的术语.这些术语都是从物理角度(颗粒尺寸)出发的,因为既使使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相似文献   
45.
对湖南上堡、郴县及胶东地区5个黄铁矿样品和5个黄铜矿样品进行的穆斯堡尔谱及电子探针(波谱仪)的分析得出:含Fe~(2+)的黄铁矿中Fe的纯离子浓度I_(La)/I_(Ka)值为0.65±0.05,含Fe~(3+)的黄铜矿中Fe的纯离子浓度,I_(La)/I_(ka)值为0.40士0.05.可见,随Fe价态的升高,比值I_(La)/I_(ka)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46.
47.
48.
通过对红井子地区石炭纪人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特征分析;认为该区石炭纪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和裂谷火山岩两种不同属性,其形成构造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该区火山岩分别形成于三个不同的构造环境,即准噶尔岛弧带、博格达裂谷带及喀尔力克岛弧带。  相似文献   
49.
The results of Moessbauer study of Apollo-17 Mare basalt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Fe in iron.bearing minerals in the basalt is almost present in the form of Fe^3 , with Fe^3 less than 3% of total iron. The site occupancy of Fe^3 ions at M1 and M2 is approximately 0.3 and the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constant K (T) is about 0.06, thus indicating that the mare basalt is formed through crystallization under high-temperature reducing and rather slow cool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50.
利用与现今地面有关的数字地形资料,确定了内蒙古河套裂谷带北翼狼山-色尔腾山的剥蚀面序列及其分布型式。始新世末期始发的裂谷作用导致该裂谷北翼在渐新世(E3)、中新世(N1)、上新世(N2)和第四纪(Q)发生了4幕区域性地面隆起和剥蚀作用,与裂谷盆地的4幕沉降和沉积作用相关联。区域性地面降起量和剥蚀作用的时间长度、流水侵蚀对局部地势的潜在影响、隆起和侵蚀速度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构造、侵蚀和均衡作用的联合效应是该裂谷翼部景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