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31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经过对黄石板铅锌矿含矿层展布、产态、矿化富集规律等基本特征的总结,以及对含矿层中典型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含矿物质来源初步分析,通过热水沉积岩和盆地正常水沉积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与南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岩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白河县黄石板铅锌矿为一较典型的热水沉积矿床。提出黄石板矿区西段高家沟一带深部仍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并通过钻探验证发现较富隐伏铅锌矿体。运用热水沉积成岩成矿理论指出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2.
地质条件约束下储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流动单元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方法不能反映储层的地质分布规律,采用了地质条件约束的研究思路,对塔中油田塔中11油藏志留系潮坪相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研究.在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小层对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储层内部的渗流屏障及连通体的分布规律,然后在连通体内部,综合采用基于孔渗的宏观参数FZI和微观参数R35建立流动单元的聚类样本和判别函数,对所有取心井和非取心井划分出流动单元类型.最后根据单井划分结果,在储层结构模型的约束下,优选随机建模方法对流动单元的分布进行横向预测,建立了流动单元分布的三维模型.实践证明,渗流屏障和连通体等地质条件控制下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方法在潮坪相地层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3.
骑马沟铅锌矿赋存于熊耳群条纹状硅质大理岩与火山凝灰岩之间.通过对矿床地质、岩石、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成因铅锌矿床,其成矿主要与熊耳期火山岩及火山气液作用有关.这是在河南熊耳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的该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74.
阿尔哈达铅锌矿主要产于泥盆系的NW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具雁行排列、局部交叉产出的特征,以盲矿体为主;成矿早期可能以岩浆热液(399-407℃)为主,而中、晚期的热液以大气降水或混合水(194-287℃)为主;硫分别来源于岩浆热液、沉积地层和大气降水;铅同位素测试结果则显示了成矿(岩)物质的混源特点。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受断裂控制的中温热液铅锌(银)矿。  相似文献   
75.
论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的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分为两类:一是构造-膏溶角砾岩,不含矿,胶结物孢粉组合显示晚三叠世特征;二是底辟-侵位角砾岩,含铅锌、黄铁矿、天青石和硬石膏矿化,是重要的矿石类型之一,呈脉状产出,系构造-膏溶角砾岩底辟-侵位的产物。它们并非是古新世滑塌堆积成因的角砾岩,不应划归于老第三系云龙组。流行的金顶超大型铅锌矿成矿模式需要重新审定。  相似文献   
76.
杨义录  鲍贤军 《贵州地质》2007,24(2):101-105
通过对闪锌矿的矿物共生组合,成分、形态及物理性质标型特征的研究,讨论了台江龙井街铅锌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7.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碑坝隆起东南缘一带。矿化带长大于60km,宽10~200m,可分为南、东、北3个铅锌矿化带,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其中南矿化带长大于20km,宽20~120m,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东矿化带长大于30km,宽20~200m,地表已发现7条铅锌矿体;北矿化带长大于10km,宽10~100m。矿体一般长100~2560m,厚0.80~10.01m,锌品位1.05%~10.82%,铅品位0.55%~7.54%。主矿体长2560m,厚1.46~32.53m,平均厚约7.60m,最厚28.40m,锌品位1.45%~11.42%,平均4.47%。矿化带主体由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组成,产于灯影组的砾状白云质角砾岩带中。矿化主要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经预测,马元地区铅锌矿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78.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位于南秦岭-大别构造带中部,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南缘。铅锌矿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含矿层位为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圈出了泗人沟-南沙沟、杨柳-任家沟-小沟和长沙-西营-黄石板铅锌(铜)矿带。在矿带内发现20余处铅锌(铜)矿床(点),已获铅锌资源量1Mt以上。矿床(点)单个矿体长75~1400m,平均厚度0.50~14.00m,平均铅品位0.14%~3.69%,平均锌品位0.96%~36.00%。铅锌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诸多因素控制。经预测,本区铅锌资源量在2Mt以上,安康—白河、平利等地区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9.
茶树林铅锌矿,过去认为震旦系赋矿,钻探验证未见矿。本次利用物探方法实施深部探矿。依据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规律综合分析,认为是构造控矿。布置验证坑道,沿断裂破碎带发现新的厚大、品位高铅锌矿体,收到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0.
文章通过对彩霞山铅锌矿床硫、碳、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揭示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某些重要信息.初步认为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同化了海水硫酸盐的岩浆硫,同时有少量生物还原硫参与;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碳来源于壳幔混合.成矿流体以建造水为主,早期有岩浆水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