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412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345篇
地质学   1055篇
海洋学   30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体中含一定浓度的甲醛 ,用 Nessler法测得的总氨氮 (TAN)浓度远远高于实际浓度 ,差异百分数最高达 4 5 0 .0 6 % ;用次氯酸酚盐法测得的总氨氮 (TAN)浓度则明显低于实际浓度 ,差异百分数最高可达 84 .77%。甲醛浓度范围为 10~ 4 0 mg/ L、TAN浓度为 1~ 10 mg/ L,通过双因素有重复观察值的交叉实验 ,得到如下矫正式 :(1)用 Nessler法测 TAN时 ,Y=4 .0 5 2 9- 0 .0 72 4 x1+ 0 .2 0 6 4x2 ,标准误差为 1.3381;(2 )用次氯酸酚盐法测 TAN时 ,Y=0 .1196 + 0 .0 345 x1+ 1.0 0 2 2 x2 ,标准误差为 0 .4 6 2 7。 Y为 TAN实际浓度 (mg/ L) ,x1为甲醛浓度 (mg/ L) ,x2 为测得的 TAN浓度(mg/ L )。比较含氨氮水体与不含氨氮水体中的甲醛浓度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
壤中汞气测量方法在临江大松树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作为地球化学勘查中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远程指示元素,汞异常与金属硫化物及构造破碎带关系密切。在中低温热液型矿产普查中,尤其是对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普查中具有更好的效果,笔者在大松树金矿普查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33.
李广之  袁子艳  庄原  江浩 《物探与化探》2008,32(2):143-146,185
油气中都含有汞元素组分,汞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其可以从油气藏中向上垂向运移,根据采样介质类型及样品预处理的手段不同,地表中汞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壤气、热释汞及土壤总汞分析方法。壤气汞、热释汞及土壤总汞指标都有着很好的示油气意义,同时也有着示断裂带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4.
针对GPS定位测量的信号传播路径误差,分析了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梯度对差分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L1载波重点讨论了1999年-2000年太阳活动期间低纬度赤道异常地区GPS差分定位精度的问题,同时验证对于长基线采用GPS广域差分技术可以使电离层定位误差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5.
36.
环境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依赖于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文章依据文献的有关报道介绍砷、汞、镉、锡、铅、硒和铬在环境中的分布、毒性及它们在环境样品如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物的保存、提取、分离和检测。引用文献120篇。  相似文献   
37.
一、前言 测量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中十分广泛。比如,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供总平面图设计、竖向设计和管道线路设计所用。在施工阶段,要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下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对流云总降水量和降水效率估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对流云定量降水估测多元回归分析 为使雨量资料和雷达资料在空间上取得较好一致性,设定雷达资料取样原则为:①考虑到距离衰减作用,在50~100km内使用相同阈值15dBz(即Zt为15dBz),小于该强度的回波认为是非降水事件;②为了使雷达资料在空间上有较好连续性,雷达回波参数值采用5点平均方法。  相似文献   
39.
近20年全球总云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CCP月平均云气候资料集的总云量资料, 采用趋势分析的方法, 得到1983年7月至2001年9月近20年来全球平均总云量的变化趋势, 并分析云量变化的可能原因。近20年全球增温幅度加快, 研究这期间云的变化, 对气候研究和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平均大气环流决定总云量的分布;全球平均总云量的变化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逆转, 即由增加转为减少;全球平均云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 2000年与1987年相比, 减少量约占平均总云量的4%;从地理位置上看, 云量的变化存在区域性差异, 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的总云量减少较多, 高纬度地区云量略有增加, 其中南极大陆云量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40.
五道梁地区总辐射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韧  季国良  杨文 《高原气象》2005,24(2):173-177
利用实测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及地气温差资料,建立了月平均地气温差与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回归方程,并用该回归方程计算了五道梁地区1980-1993年共14年的月平均总辐射通量密度,分析了该地区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年际变化,发现该地区总辐射通量密度具有较明显的6~7年的振荡周期。20世纪后10年年平均总辐射通量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