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186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325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泥石流空间易发程度调查是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和制定生态修复计划的基础之一。目前单纯依靠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观测,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泥石流模拟,均难以在大空间范围内高效、准确地识别潜在泥石流沟。鉴于泥石流是一种高能重力流,此次研究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在假定物源供给无差异条件下,提出通过求算河流功率梯度(ω)来实现地表外动力活动强度定量刻画和泥石流空间易发程度调查的新方案,并将泥石流沟验证点数与ω值关系曲线的比降趋势突变位置作为阈值(1×10?4 W/m2),提取出大约3.2万条长度超过200 m的高能河谷或泥石流易发沟谷。这些沟谷基本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干流中下游,在大约30 km距离的缓冲区范围内密集分布,其数量与缓冲区宽度存在乘幂函数关系。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发生极端气象事件可能性趋于增加,这些地带,尤其是梯级库区河段应做为泥石流灾害的重点防范区。研究的最终结果提供了金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沟谷的空间位置及ω值的点阵数据集,可供检索高能河谷的准确位置,也可作为相关地质灾害与地表过程研究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32.
为解决坑道钻机动力泵站重量大、搬迁运输难题,提出通过模块设计,将泵站进行拆分,采用小排量双动力双泵合流解决方案。化整为零,可有效减小单个泵站的运输尺寸及重量,并可根据工况需求选择单泵站或双泵合流提高钻机使用的灵活性,同时降低能耗。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节能、负载适应性好、调速方便等优点,然而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合流时,2个泵的输出功率不平衡,钻机输出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理论分析指出,两个负载敏感泵与负载敏感阀之间的反馈管路差异影响2个泵的功率平衡,然后建立双动力双泵负载敏感系统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动态分析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压力流量特性,重点分析反馈管路以及压力补偿器对双泵站功率平衡的影响,并提出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功率匹配方法。通过台架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管路差异对双泵双动力负载敏感泵合流系统输出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反馈管路中设置阻尼并根据管路匹配阻尼参数,可实现双泵输出参数的基本平衡。通过微调压力补偿器弹簧预压缩量,可使系统达到较好平衡,消除管路差异影响。该方法解决了2个泵站输出功率不平衡问题,该方法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应用价值,对坑道钻机液压泵站的模块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探讨基于各种常见纸张幅面的应急工作用图快速自适应输出关键算法和实现机制,分析应急用图的特殊性和成图过程中内容处理的一般规律,重点研究并实现了对地图内容自动生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注记自动摆放、河流自动渐变、复杂要素自动综合化简等关键算法,最后提出自适应输出流程机制,进行原型系统研制和实践验证。实践表明,各项关键算法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4.
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云南风能资源评价历程、分布特点和风电开发建设情况。总结了云南有关风电场选址、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以及山区风电场和风电机组设计的研究成果。剖析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5.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能源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场风能预报是风力发电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鄱阳湖区风力发电预报技术,采用中尺度模式WRF和微尺度模块CALMET对鄱阳湖区长岭风电场进行了200 m水平分辨率风能预报,并根据长岭机组理论功率曲线表和实测数据拟合出理论和实际发电机组功率曲线模型及平均有功功率与发电量模型。根据WRF+CALMET模式预报风速及建立的发电机组功率曲线模型和平均有功功率与发电量模型,预报了长岭风电场发电量。结果表明:长岭风电场23座风机逐小时风速预报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为0.42~0.61,均方根误差为2.59~3.68,相对误差为-13.7%~17.4%;对整个风场,预报风速与观测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55,均方根误差为2.8,相对误差为-4.79%。实测发电量值高于预报值,平均偏大39.7 kW,相对误差为-12.6%,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2。总体来说,根据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的风速结合风功率、发电量模型预测出的发电量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但各月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6.
确定风廓线雷达功率谱噪声功率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廓线雷达以测风为主要目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强度的定量测量。如果能够实现强度定量测量将大大扩展风廓线雷达的应用范围。首要的扩展应用就是可以获取雨滴谱分布、解决降水定量测量准确性问题。若实现强度定量测量,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由其功率谱数据准确计算噪声功率。该文根据风廓线雷达功率谱估计方法、依据噪声频域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风廓线雷达功率谱噪声功率的方法,并利用风廓线雷达实测功率谱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即便在有降水或存在地物时,该方法仍可以准确、快速分辨出噪声功率谱, 且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阐述了国标图纸分片输出的意义与方法;通过举例,AutoCAD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使用本文中所述的分片输出方法,用小幅面图形输出设备绘制大幅面的工程技术图纸。  相似文献   
138.
使用1985年5~9月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OLR资料和同期该范围100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通过自然正交函数(EOF)展开、功率谱和交叉谱的计算,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空时流发展的空间分布的两种主要类型,它和南亚高压活动的关系、它们的时间演变特征等。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一种基于Delta-Sigma调制小数分频技术和YTO的宽带、高分辨率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方案.对环路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果.实测表明,方案可实现输出频率2-4 GHz,分辨率1Hz,并具有低相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0.
我们用云台一米望远镜Coudé摄谱仪得到大量的大角星(αBoo)的高分辨率光谱,从中找到1984年2月14日一组随时间变化的CallH,K线光谱。经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次大角星的色球爆发,其特征如下:在连续观测近四小时中获得5张光谱片,可看出CallH,K线轮廓的变化。它们变化的顺序是:开始出现轮廓的不对称一轮廓仍然不对称并伴随着峰值发射增强一轮廓恢复到对称状况;K_2线中K_(2V)与K_(2r)最大不对称为20%。发射极大时K_(2S2)峰值增强20%左右。K_(1r)和K_(1V)的变化也明显。特别是K_3线在K_2线峰值增强时出现吸收线反转出发射线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