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0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913篇
测绘学   571篇
大气科学   389篇
地球物理   552篇
地质学   2633篇
海洋学   507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64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提出了一种在遗传算法基础上把地球化学数据转换为岩石的矿物成分的技术。遗传算法是一种组合优化方法,它仿真自然界适生存原理,该算法能解决各种各样的数据拟合,参数评估及解决来自各种科学领域的优化/搜寻问题。  相似文献   
122.
从淮南谢—矿五层煤(C_(13)、B_(11b)、B_(10)、B_(4b)和A_3)中精选出镜煤、壳质暗煤、惰性暗煤及构造煤,采用重量法,分别测定它们的甲烷吸附量,从而研究不同成分组成的煤其甲烷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23.
124.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花岗斑岩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富碱花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Sr、S、Pb同位素的特征,指出富碱花岗斑岩侵入年代新,同其同位素年龄范围为35-52Ma,属于喜马拉雅期产物,岩石主要成分钾长石(35%-45%)、斜长石(15%±)、黑云母(10%±)和角闪石(5%±)。  相似文献   
125.
根据对下关温泉1992年8个水化观测项目主成分进行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氡和气压、水温和PH值、氩和氮、二氧化碳分别构成独立性较强的4个主成分.气压和流量是化学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6.
黄文钰  舒金华 《湖泊科学》1997,9(2):141-146
通过Ge湖磷的来源途径和湖体各要素中磷迁移过程调查资料的分析,建立了描述磷在上述各要素中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9.9%-18.6%,基本反映了磷的我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对 该湖磷浓度度预测及磷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27.
华北地区煤的显微组分结焦性热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西栋  潘银苗 《地球科学》1997,22(2):181-184
为探讨煤的显微组分的结焦性,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组分别进行了显微镜热台加热试验.在加热过程中,活性组分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变化阶段,即变形阶段、胶质体形成阶段以及固化阶段.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加,镜质组的初变温度和胶质体形成时的温度逐渐增大,而固结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壳质组在低变质阶段因受热而挥发掉,但随煤级增高其变形程度减弱;半镜质组在受热过程中也有变形和少量胶质体形成,而惰性组只发生微弱变化.在低变质阶段,活性显微组分形成的焦炭显微结构以各向同性为主;随变质程度的增高,焦炭显微结构中各向异性成分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28.
蚀变岩中物质迁移的定量计算: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解庆林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7,43(1):106-112
本文提出了确定沉积岩蚀变作用过程中的不活动组分的方法,并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定量计算了蚀变岩中各组分的带入带出量,研究表明:锡矿山锑矿硅化过程中TiO2和Al2O3为不活动组;SiO2,K2O,Na2O及锑,硫,坤,汞,铅和钡为带入组分;而CaO,MgO,Fe2O3,MnO及铜,锌为带出组分,锑,钡,硫,SiO2和CaO有较大的带进或带出量,锡矿山锑矿床矿石矿物为单一辉锑矿可能是由于矿液中缺少其它  相似文献   
129.
杨忠芳  陈岳龙 《地质论评》1997,43(6):593-600
为探讨粒度分选沉积作用对沉积物化学成分配分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五台群中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等不同粒度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度沉积岩的主元素及微量元素均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SiO_2与Al_2O_3及TFe_2O_3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还表现在SiO_2与REE,Rb,Sr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进行解释;铁族元素Cr,Ni,Co和REE,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Al_2O_3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元素易在富铝的粘土岩中聚积。不同粒度成分沉积岩的稀土  相似文献   
130.
徐道一 《中国地震》2004,20(4):341-346
2003年9月27日在俄罗斯(靠近蒙古、中国边界)发生了7.9级地震。作者在两年前对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作过中期预测,预测意见和这一巨震的比较表明:这一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依据是清楚和明了的。这显示了12个8级左右巨震的空间有序图象。6对对应地震的迁移速度(v)的平均值为14.50km/a,6个v值的变化范围在10—22km/a之内。从而提出:在地壳深处(甚至上地幔上部)可能存在一种巨型结构,它在控制着这些巨震的有序和重复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