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3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915篇
测绘学   583篇
大气科学   391篇
地球物理   549篇
地质学   2636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64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黄铁矿是个旧锡矿最常见的硫化物之一,但对其相关研究比较匮乏。本文通过对个旧锡矿东区不同类型矿体中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获取黄铁矿成分的标型特征。个旧锡矿东区其矿体分为层间氧化残余硫化矿、接触带矽卡岩矿体、脉状矿、变基性火山岩矿体四类,不同类型黄铁矿产出特征各异,如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中黄铁矿具有典型的残余结构,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具有压碎结构、骸晶结构等。研究数据表明,黄铁矿总体表现亏铁、富硫,富集Pb、Zn、Cu、Cd、In、As、Sb、Bi、Sn、Ag、Au、W等元素,贫Co、Ni、Cr、Te、Se元素,Co/Ni较大。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与变基性火山岩两类产于层间的矿体成矿环境硫逸度较高,矽卡岩矿体中黄铁矿高温元素含量较高,脉状矿中黄铁矿微量元素总量较高。硫逸度越大,温度越低,越有利于As进入黄铁矿晶格。成矿元素物源丰富,As、Ag、Au很可能来源于地层,Pb则来源于岩浆,Bi可能大部分来源于酸性岩浆。温度和共生矿物是影响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富集的重要因素,共生黄铁矿-黄铜矿可以指示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本区黄铁矿属中低温成矿,从高到低依次为矽卡岩矿—层间氧化矿残余硫化矿—变基性火山岩矿—脉状矿。来自岩浆的成矿物源较丰富,以及产于岩体边缘蚀变岩型矿体的发现,可推测岩体内部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42.
准确有效地判别突水水源是解决矿井水害的前提条件。基于淮北袁店二矿各含水层共59个水样水质化验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水样的因子得分,并进行系统聚类,剔除错误样本。利用剩余水样作为学习样本,检验Bayes判别函数的判定准确性,得出准确率为92.5%,并进行交叉验证。利用该判别函数对某工作面底板下一富水区水样进行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结果指示基于主成分分析与Bayes判别法较单一Bayes判别法更加准确,能够消除样本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对突水水源的快速有效判别。   相似文献   
943.
在多因素叠合法优选页岩气发育有利区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地质背景、页岩生烃、储集、保存、资源和开采条件6个方面17项指标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综合评价原始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影响湘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发育有利区分布的因子为页岩品质的优劣、资源规模的大小和保存条件的好坏,通过定量评价,综合得分排在前3位的有利区分别为中央复背斜有利区、桑植—石门复向斜南有利区和宜都—鹤峰复背斜有利区。  相似文献   
944.
范廷宾  王明 《江苏地质》2017,41(3):409-414
运用Excel“数据分析”的“回归”功能模块建立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区小体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质量进行拟合优度、误差分析、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证明在火烧云铅锌矿资源量估算中,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小体重值是快捷便利、精确、科学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贱金属矿床的资源量估算。  相似文献   
945.
《地学前缘》2017,(2):176-185
陆院沟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主成矿期载金黄铁矿存在原生、改造、增生、新生以及多型叠加等结构类型,这种单期黄铁矿显示复杂成矿过程的现象说明对黄铁矿的形态结构分类和原位测试是极为必要的。在宏观期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矿期黄铁矿进行形态结构分类和原位分析,结果显示,载金黄铁矿是预富集期、主成矿期和晚成矿期3个阶段的产物,3个阶段普遍显示富S亏Fe、富Ni亏Co的沉积型特征,晚期显示了亏硫富铁的变质型叠加特征。综合研究认为,黄铁矿的形态、结构和成分标型是不同成因及演化过程的产物,对矿床成因判别和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6.
张文高  陈正乐 《地球学报》2017,38(S1):69-72
横亘中亚的天山山脉是全球大陆中的一条重要构造带, 其绵延超过2 500 km, 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延伸, 与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共同构成了“三山夹两盆”的独特构造地貌格局。天山造山带在早二叠世期间开始解体, 三叠纪遭受区域剥蚀夷平, 侏罗纪由于板内伸展形成一系列伸展盆地, 新近纪以来天山地区发生强烈的陆内变形作用。因此, 中新生代天山造山带的隆升不仅受控于新生代印度与欧亚两个大陆强烈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 还受控于古生代板块俯冲与碰撞造山作用所形成的基底构造的制约。天山新生代的隆升与剥露历史, 是研究亚洲大陆内部造山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相应的野外调查和测试手段, 对天山的中新生代古高程进行恢复, 对于天山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气候、矿产保存以及反演印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7.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生态脆弱性日益严峻,生态脆弱性评价已成为了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鄂伦春地区从20世纪产业结构从狩猎业转变为农牧业以来,当地生态环境面临脆弱化的风险。本文通过对鄂伦春地区3期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 】以内蒙古鄂伦春地区为研究区,基于SRP模型,选取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和生态敏感性等3种类型14项指标,利用GIS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和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对鄂伦春地区2000、2010、2020年3期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时空演变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鄂伦春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为良好—轻度脆弱状态,一般性脆弱区在3年的分布面积大致相当,中度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阿里河镇南部、乌鲁布铁镇南部、大杨树镇和古里乡,生态环境总体呈现恶化趋势。(2)鄂伦春地区生态脆弱性在2000—2010年间生态环境呈向良好发展趋势,在2010—2020年间生态环境遭受较大破坏,生态脆弱性明显增加,2020年首次出现重度生态脆弱区面积达1...  相似文献   
948.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丘间湖泊和古日乃、雅布赖、阿拉善右旗等地及其周围浅层地下水离子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了沙漠地区湖水与地下水化学成分特点、水化学类型、空间变化和湖水补给来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的pH、盐度、TDS和电导率均远远大于地下水。湖水样品中Na+和Cl-含量占绝对优势,大多数盐度较高的湖泊属于Na(K)-Cl-(SO4) 型,个别盐度较低的微咸湖属于Na-(Mg)-(Ca)-Cl-(SO4)-(HCO3) 型。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多数为Na-(Ca)-(Mg)-Cl-(SO4)-(HCO3)型,属微咸水,个别为Na-Cl-SO4型的咸水。沙漠东南部湖群水的pH值、盐度、TDS和电导率比较低,呈微碱性,属微咸湖;而北部湖群水的pH、盐度、TDS和电导率远远大于东南部湖群,呈中等碱性,为盐水湖。湖水离子化学特征显示沙漠东南部湖群自南向北的演化趋势为:微咸湖→咸水湖→盐水湖。湖水离子化学成分短时间序列变化指示,近9 年宝日陶勒盖、巴丹东湖、巴丹西湖、诺尔图、呼和吉林湖水中的大多数离子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其近9 年来淡水补给量增多。湖水化学成分与湖水位高度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湖群湖水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水化学成分和水位分布高度表明,该区沙漠湖水主要来自当地降水补给和来自沙漠东南缘雅布赖山和南缘的黑山头山地降水的补给,而来自祁连山区来水补给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949.
基于Modis地表温度的横断山区气温估算及其时空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姚永慧  张百平  韩芳 《地理学报》2011,66(7):917-927
横断山区气象观测站稀少且多分布在河谷之中,气温资料极度匮乏,严重影响山区地理与生态研究。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热红外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可以用来推测山区气温。本文通过对横断山区2001 年-2007 年间64 个气象台站的多年月平均气温数据(Ta) 与Modis地表温度多年月平均值(Ts) 进行了时序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 Ts 与Ta 具有非常好的线性相关关系,89%的台站的决定系数高于0.5;95%的台站的标准误差都低于3 oC,84.4%的台站标准误差低于2.5 oC;12 个月份的Ts 与Ta 的决定系数R2在0.63~0.90 之间,标准误差在2.22~3.05 oC之间。(2) 研究区内月均气温的变化范围在-2.25~15.64 oC之间;生长季(5-9 月份) 的月均气温变化范围为:10.44~15.64 oC。(3) 等温线的海拔高度自山体外围向内部逐渐升高,与山体效应的增温效应相吻合;0 oC等温线自10 月份从海拔4700±500 m左右逐渐降低,至1月份降至最低点,约在3500±500 m左右,此后,逐渐回升,至次年5 月份再次达到4700±500 m左右,也就是说横断山区5200 m以下的广大山区全年至少有6~12 个月的气温在0 oC以上。研究表明:可以利用Modis月均地表温度结合地面观测台站的数据较精确的估算山区月均气温。  相似文献   
950.
虾类微量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湛江几种养殖对虾和海捕天然对虾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虾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均衡;综合排名依次为野生斑节对虾、野生凡纳滨对虾、养殖斑节对虾、养殖凡纳滨对虾,两种野生对虾的综合排名均高于养殖对虾;野生斑节对虾综合得分为1.6708,微量元素含量最均衡,营养价值最高,养殖凡纳滨对虾营养价值最低,综合得分为-1.20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