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606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637篇
海洋学   131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4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东川桃园式铜矿Ar-Ar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东川桃园铜矿与铜矿共生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其坪年龄为768.43Ma±0.58Ma,等时线年龄为770.00Ma±5.44Ma。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东川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因此,晋宁-澄江期是东川铜矿的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92.
地幔平衡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原始岩浆中(熔体)和初始固相母体物质中(地幔)遵循以下关系:C^iL/C^oL=1/[D F(1-D)];分离结晶成因的岩浆岩系,微量元素在残余岩浆中(C^iL)和母岩浆中(C^oL)遵循如下关系式:C^iL=C^iL*F^D-1。微量元素在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成岩方式中有独立的分布规律,因此利用微量元素对或比值的图解就可判别岩体(或脉岩)的成岩方式。选取微量元素Th-Yb、La-La/Yb、Th-Cr和Th-Ni图解对闽西基性脉岩成岩方式进行判别,发现闽西三个地区的基性脉岩均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所致,从而印证了闽西基性脉岩不是酸性岩浆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
该区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溶解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压实、自生矿物充填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A亚期。该区储层较高的孔隙度是晚成岩期强烈的溶解作用形成次生溶孔的结果,而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机理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此外,溶蚀作用形成的孤立、互不连通的粒间孔也是形成低渗微细喉道储层的主要原因。有利孔隙组合为粒间溶蚀孔-原生粒间孔-粒内破碎缝,有利储层的分布受砂体分布、构造配置及成岩作用的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94.
川东北石炭系为一套蒸发性局限海潮坪沉积,仅残存中石炭统黄龙组.残厚在通江-南江-巴中地区为20m左右,且分布零星;开县-大竹-垫江一带为主要分布区,达县地区最厚,局部可达70m.岩性主要为含粒屑微一粉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膏岩及泥晶灰岩等.经历了白云石化、重结晶、溶蚀等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地层的溶蚀孔、晶间孔和裂缝发育,其储集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成为川东北乃至川东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最重要的一套储集层.孔隙度大于3%的储层分布范围也在开县-大竹-垫江构造上,呈北东向展布.宣汉以北,主要是由于双石庙、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石炭系地层变薄,因而储集性能较差.高产的沙罐坪气藏预示本区石炭系具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95.
罗家寨气田发现于2000年,是四川盆地迄今为止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一个气田,2002年探明储量为581.08×108m3。其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由碳酸盐岩蒸发台地边缘优质鲕粒滩白云岩构成,圈闭面积大,构造幅度高,具有一定的埋藏隐蔽性。论述了气田的发现和探明过程,气藏地质的特征,以及对碳酸盐岩气藏勘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
Upper Cretaceous phosphorite beds of the Duwi Formation, Upper Egypt, are intercalated with limestone, sandy limestone, marl, calcareous shales, and calcareous sandstone. Calcareous intercalations were subjected to field and detailed petrographic,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ir rock composition and origin. Mineralogically, dolomite, calcite, quartz, francolite and feldspars are the non-clay minerals. Smectite, kaolinite and illite represent the clay minerals.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detrital and carbonate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sources. The detrital fraction includes the elements that are derived from detrital sources, mainly clay minerals and quartz, such as Si, Al, Fe, Ti, K, Ba, V, Ni, Co, Cr, Zn, Cu, Zr, and Mo. The carbonate fraction includes the elements that are derived from carbonates, maily calcite and dolomite, such as Ca, Mg and Sr. Dolomite occurs as being dense, uniform, mosaic, very fine-to-fine, non-ferroan, and non-stoichiometrical, suggesting its early diagenetic formation in a near-shore oxidizing shallow marine environment. The close association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olomite and smectite indicates the role of clay minerals in the formation of dolomite as a source of Mg^2+ -rich solutions. Calcareous rocks were deposited in marine, oxidizing and weakly alkaline conditions, marking a semi-arid climatic period. The calcareous/argillaceous alternations are due to oscillations in clay/carbonate ratio.  相似文献   
97.
北祁连山白山子花岗闪长岩成岩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寒山大型金矿是近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发现的与侵人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笔者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白山子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370±25 Ma,属于华力西期。寒山金矿的成矿主要在213.95~339 Ma间。在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中,早期成矿的热液很可能是白山子花岗闪长岩(370±25 Ma) ,寒山辉长岩(347.1±6. 4 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它们可能为金的主要来源,因而,确定这些侵入体的形成年龄,对于在该区寻找蚀变岩型金矿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采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红外吸收光谱仪、ICP-MS对陕西洛南金膏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谱学特征、颜色成因、矿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膏玉为白色—金黄色,微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折射率值为1.54~1.66,密度为2.66g/cm3~2.91 g/cm3,摩氏硬度为3~6,具有泥晶结构—细晶结构,岩石类型主要为变质泥—细晶硅化白云岩,个别为变质白云质硅化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和石英,次要矿物包括方解石、赤铁矿、绿泥石、磷灰石、伊利石等。金膏玉金黄色归因于白云石中FeO,MnO,以及赤铁矿。金膏玉稀土元素总量(ΣREE)偏低,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微量元素V/Cr, Ni/Co及V/(V+Ni)比值分别为:0.52~2.44,1.37~3.06,0.14~0.59,对应于氧化的沉积环境;U/Th比值异常高,为0.64~53.18,指示热水沉积的环境;δCe弱负异常指示白云岩沉积时处于氧化环境,δEu弱的正异常,说明可能在成岩后有热液流体参与。沉积的白云岩在燕山期石英闪长岩侵入的热液作用下及后期多期次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  相似文献   
99.
Shwebo盆地勘探多年来,储层是影响勘探成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hwebo盆地白垩系—古近系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及凝灰质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原生孔隙和微裂隙溶蚀孔隙。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以及低孔、低渗是储层的主要特征。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影响盆地西部岛弧带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火山活动及成岩作用;影响Shwebo盆地内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胶结作用及压实作用,并指出了盆地有利储层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东南大陆晚侏罗世地层普遍缺失,仅零星见于个别地区,香港新界东北的荔枝庄组即为其一。荔枝庄组出露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沉积岩园区的荔枝庄地区,自下往上由火山岩—沉积岩—火山岩组合而成,沉积岩中发育大型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等典型沉积构造,是香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晚侏罗世火山—沉积岩系。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研究,确定其成岩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早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中期破火山口湖相沉积和晚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三个阶段,以湖相沉积作用为主、火山喷发作用为辅;受晚期火山岩浆活动的影响,沉积岩层普遍发生硅化或炭化。荔枝庄组独特的岩石组合与形成的古地理环境,为探讨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活动—沉积作用方式与成岩过程,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