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4篇
  免费   3779篇
  国内免费   6820篇
测绘学   290篇
大气科学   245篇
地球物理   1272篇
地质学   25405篇
海洋学   1049篇
天文学   338篇
综合类   1461篇
自然地理   1263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887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685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677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924篇
  2014年   1347篇
  2013年   1108篇
  2012年   1265篇
  2011年   1320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938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818篇
  2003年   912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1047篇
  2000年   906篇
  1999年   951篇
  1998年   1035篇
  1997年   931篇
  1996年   930篇
  1995年   866篇
  1994年   690篇
  1993年   588篇
  1992年   760篇
  1991年   697篇
  1990年   556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49年   3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中欧亚地质编图2004年工作会议于5月11日-5月1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内容分两个部分.11-13日主要由各国代表团汇报前一阶段的工作并提出2004-2005年度的工作方案;14-16日考察了新疆阿希金矿.  相似文献   
942.
由中国吉林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主办,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区调大队协办的“中德新疆古生物、地质深化及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5日-29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地质学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艾力更,依明巴海接见了会议代表并发表了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致了开幕词。  相似文献   
943.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4):F002-F002
天津地质研究院是原冶金工业部直属科研院所,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进入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944.
通过分析太化山金银矿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其成矿地质条件有4点:一是要有聚水性的地层,即要有一套有利于矿液渗透环流成矿的含水岩系;二是要有开放性的构造条件;三是火山热液活动要有脉动性;四是要有标志性的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特征,其中As-Sb-Hg是特征的指示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945.
林国辉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B12):59-63,67
闽东地区前震旦系基底变质岩在火山岩中呈“天窗”零星出露,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一侵入岩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是福建省重要的成矿找矿远景区之一。文章对区内各类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加以归纳、总结,并对区内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6.
由于岩体中岩石通常处于宏观压应力状态,因此人们常认为岩石的破坏为剪切破坏。根据我们的研究,对于岩石的断裂破坏,其本质应归为微裂缝的拉张破坏。  相似文献   
947.
四川某矿山边坡失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川某矿山开采边坡迄今已有30余年,随采区规模的逐渐扩大,在矿区南坡构成一典型的顺层开挖边坡,因矿层中夹有不同数量的软弱夹层,在边坡前缘破坏坡角、并加上降雨及爆破振动影响,时常发生颁层滑坡,不仅给矿山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严重制约矿山的正常发展。通过对典型开挖边坡所在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凋查,在确定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四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为矿山下一步施工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948.
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5.4地震地形变异常及其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张翼 《内陆地震》2005,19(3):241-248
分析了新疆石河子M5.4地震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定点形变的观测资料,认为从2002年5月到震前,单测项异常随时间起伏,多台异常在时间上连续发展并呈增加趋势,震前20天位于震中附近的台站出现临震突变;异常在空间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向震中区发展的态势.与1996年沙湾M5.2地震前的形变异常进行比较,认为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49.
藏北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与岩石圈构造演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迟效国  李才  金巍 《中国科学D辑》2005,35(5):399-410
自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 藏北羌塘地块依次发育有碱性玄武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和过碱性钾质-超钾质系列火山活动. 研究表明岩浆源区经历了由早期尖晶 石橄榄岩地幔向晚期石榴石橄榄岩富集地幔(EM2)的转变. 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安粗质岩石具有高Mg#值和极高的Cr, Ni, Co丰度, 指示岩浆可能来自于拉萨地块大陆岩石圈的俯冲作用. 藏北过碱性超钾质系列的La/Rb, Zr/Rb, K/La, K/Nb, Rb/Nb和Pb/La值小于岛弧火山岩, 大于和类似于洋岛玄武岩, 指示岩浆源区具有软流圈流体交代古俯冲地幔楔的属性. 而藏南超钾质火山岩和藏东超钾质煌斑岩的上述元素比值类似于和大于岛弧火山岩, 暗示源区地幔存在俯冲陆壳释放的流(熔)体的交代作用. 上述成因标志支持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到高原中部, 欧亚岩石圈地幔向南俯冲到羌塘之下的结论. 文中进一步提出陆内俯冲与藏北、藏东区域大型走滑构造的脉动滑移效应导致高原腹地软流圈脉动上涌, 岩石圈脉动减薄产生钾质-超钾质岩浆脉动旋回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