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2篇
  免费   2074篇
  国内免费   2598篇
测绘学   788篇
大气科学   1260篇
地球物理   885篇
地质学   11698篇
海洋学   1345篇
天文学   124篇
综合类   1104篇
自然地理   64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728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666篇
  2006年   667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820篇
  2001年   649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501篇
  1998年   536篇
  1997年   578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5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4月27日,椒江区章安街道西洋村造田造地项目通过区级验收,为该街道补充耕地202.75亩。该项目于今年1月份经椒江区土地开发整理领导小组椒土垦【2006】1号文件批准立项,于2月初开始,清理老化桔树,修筑机耕道路。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作业,完成了造田造地工作,形成了田块平整、田埂整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的农业园区格局。达到了旱涝保收的标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并为章安发展扩大了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22.
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铜)矿床的金属物质、硫和成矿溶液主要来自深部基底的岩石,属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从这一理论认识出发可进一步分析控矿地质条件及今后在该区有效地寻找同类矿床。  相似文献   
23.
24.
在序线性拓扑空间里研究了含有集约束向量极值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并建立了充分性和必要性条件.  相似文献   
25.
经过多年石油普查与勘探.广西发现多个含油气远景区.其中百色盆地、宁明盆地为较有利含油气区,南宁盆地、上思盆地为有利含油气区。  相似文献   
26.
本矿床是我国金红石矿床重要的成因及工业类型,为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的岩石在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查明了化学成分与成矿的关系:高Al2O3、MgO、Fe2O3+FeO、K2O、P2O5、H2O+、MnO,低SiO2、CaO、Na2O、CO2、S等,利于钛富集;高TiO2、MgO、P2O5、S,低SiO2、CaO、K2O、Al2O3、Fe2O3/FeO,利于金红石形成;高Sc、Zr、Ni、Zn及La/Yb,低Y、Nb、Th、Cd、Ba、Be、ΣREE,利于金红石纯度提高。对研究矿床成因及寻找新的同类矿床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29.
煤成气的形成和保存、运移、富集均受地质条件的控制,文章试图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沉积环境、变质程度、区域构造、其它地质条件等对煤成气赋存的影响,为煤成气的开发利用和矿山灾害的防冶提供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0.
近日,修武县国土资源局西村国土所及时制止一起盗采铁矿石行为,使该乡一"千年古坑"免遭破坏. 被当地人称为"千年古坑"的大水坑位于修武县北部山区西村乡黑岩村与孟泉村交界处,呈椭园形,长约50米,宽约30米,最深处约4米.此坑是自然形成,坑里的水是靠雨季和雪融水储存的.千百年来,黑岩和孟泉两村千余口人和牲畜就是靠吃这个水坑里的水生存的,坑里的水常年清澈见底,不用过滤不用沉淀可直接饮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饮水条件的改善,此坑里的水现已成为黑岩村的牲畜饮用水.在上世纪70年代,黑岩村村民对坑内进行了清於,对已损坏的护坑石楞进行了维修,并作为历史古迹保护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