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91.
准噶尔盆地东缘将军庙北部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特征显示,该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期板内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初步判定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地区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为成熟岛弧环境,略高于准噶尔盆地平均水平。该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及其地壳成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地壳成熟度整体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92.
本文引入一种原始有机碳恢复的新方法,即利用Mo-TOC相关性来估算海相泥质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并以藏南地区白垩纪海相泥岩、页岩为例,估算其原始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损失率。该方法可能在我国高成熟度-过成熟烃源岩的评价和油气资源量预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在四川盆地东部古生界地层发现大量天然气资源,鲜有原油发现。重庆天府磨心坡煤矿下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上部地层裂隙发现沿层间裂隙随水渗出的黄绿色液态轻质油苗。研究表明:油苗碳数分布较窄,为C4~C26,具有明显的姥鲛烷优势,Pr/Ph值为1.64,δ13C值为-26.2‰;油苗所反映的成熟度较高,折算Ro约为1.6%,一维盆地模拟验证二叠系的热演化程度可达与之相当的热演化程度。综合研究认为油苗与二叠系煤系地层关系密切。油苗的发现表明,在四川盆地古生界整体高过成熟的大背景下,某些成熟度相对较低,保存条件适宜的区域仍有发现一些中小型油藏的可能,这对四川乃至南方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
估算天然气成熟度的新指标--金刚烷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宁  李友川 《沉积学报》2001,19(1):145-149
采用天然气重烃富集及MID/GC/MS分析技术,从天然气中检测出单、双金刚烷类化合物。根据琼东南盆地生油岩中金刚烷指标 (Ⅱ )与镜煤反射率 (Ro)的实测值,结合应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上述实测数据点,建立了双金刚烷指标与镜煤反射率 (Ro)数值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关系成功地确定和研究了莺-琼盆地三个构造天然气的成熟度。研究成果不仅提供了检测天然气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扩大了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而且表明金刚烷类化合物是研究天然气成熟度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5.
重点报道了藏北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首次在该层位油页岩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图谱呈单峰形,nC15、nC16或nC17为主峰碳,轻烃组份占有绝对优势,OEP值0.93~1.01,无明显的奇偶碳数优势分布;Pr/Ph值为0.77~1.59,在剖面序列中呈波动分布,显示弱植烷优势或姥鲛烷优势;藿烷以C30占优势,萜烷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C27+C28)>∑C29,∑C27/∑C29值为0.79~ 1.20,在剖面序列中下部C27甾烷略占优势,上部C29甾烷略占优势,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C27值为0.51 ~3.63,在剖面序列中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同时检出了少量孕甾烷和4-甲基甾烷。有机质母质构成中,既有丰富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可能还有一定比例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混合的特点。油页岩处于成熟阶段,整个油页岩剖面序列具有一致的热演化程度。剖面中部油页岩具有极高的原始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也是控制油页岩TOC和沥青“A”含量在剖面垂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
新疆主要造山带地壳发展的五阶段模式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按汉尼克(1981)提出的简单剪切模式,大陆解离是沿一条缓倾斜的拆离带发生移离。随着拆离的发展,上地慢软流圈隆起追随拆离面下降的一侧迁移,而始终处于解离大陆一侧边缘的下方(而不是在拉伸洋盆的中线上)。因此,在有上地幔软流圈隆起对应的陆缘一侧,会产生大量火山—深成岩浆作用(主要是上地幔物质的渗入),称为“岩浆型被动陆缘”(旧称“火山型被动陆缘”);而另一侧,则仅表现为地壳表层的构造破坏和陆源碎屑堆积作用,即经典意义上的大西洋型被动陆缘,称为“非岩浆型被动陆缘”。裂谷一般地可看成是上述解离过程初期阶段的产物。上述过程的几种构造环境下的地壳,都具有厚度减小、地壳渗透性增加、成熟度降低的特点,称为“拉张型过渡壳”。拉张型过渡壳阶段是陆同型造山带地壳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它的标志性建造是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岩浆型被动陆缘)和巨厚陆源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非岩浆型被动陆缘),建造序列由稳定性类型向非稳定性类型演化,地球化学表现出成熟度不断降低的趋势。当基底陆壳拉伸减薄至零时,出现洋壳,洋壳阶段的产物为蛇绿岩建造。当扩张终止,洋盆开始消减,两侧陆缘演化即进入“汇聚型过渡壳阶段”。在汇聚阶段中,前两阶段形成的产物被强烈堆挤  相似文献   
97.
林玉祥  郝石生 《地球化学》1995,24(C00):16-23
对碳酸盐生油岩热模拟实验中不周模拟温度下获得的芳烃化合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从而得到了芳烃组成与有机质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划分有机质成熟度的芳烃色谱指标。实验表明,芳烃气相色谱参数是较有效的成熟度指标,芳烃组分的研究有助于对有机质热演化过程和对干酪根生烃机理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98.
99.
介绍了有机岩石学的产生与发展。并系统地论述了有机岩石学在分散有机质的分类、成熟度研究方法、热模拟实验、油气潜力评价、新技术与新手段的应用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0.
离子探针在油源演化中的应用研究周士涛,万光权,刘永康(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杨惠民,邓宗淮,刘培初(贵州石油勘探指挥部,贵阳550001)关键词离子探针、油源演化、有机质成熟度本文是“离子探针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研究”(见本刊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