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739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769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71.
苏南锶矿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的溧水和宁芜火山岩盆地不断发现一些与火山碎屑岩有关的锶矿床和含锶重晶石,本文通过阐述这些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作用,为今后火山热液型锶矿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2.
173.
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内蒙东部的白音诺铅锌矿,是产于中生代火山断陷区的局部隆起环境中的锰钙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分布于下二叠统大理岩与中生代中酸性超浅成/浅成侵入体接触带的锰钙辉石矽卡岩中,受层问破碎带控制,矿化体呈似层状。主要的铅锌矿石形成于400—220℃、盐度2.5—15wt%NaCl当量、压力160×10~5-600×10~5Pa、酸性、还原环境。从早期的矽卡岩到晚期的硫化物-硫盐,水热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逐步降低,矿液由偏碱性—弱酸性—酸性—弱碱性,介质由氧化—还原,fo_2逐渐降低、fs_2增高,金属矿物按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的序列依次析出成矿。水热流体具异常低δ~(18)O的特征,表明该矿床属中生代岩浆活化大气降水成矿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74.
海底热液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允庆 《矿产与地质》1991,5(3):157-162,172
根据近二三十年海底地质考察结果,海底热液成矿作用非常普遍,可以形成铜、铅、锌、金、银、铁、硫、重晶石、萤石、锑、汞和硼等海底热液矿床.按容矿岩石不同,可分为与火山岩系有关的及与沉积岩有关的两大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75.
176.
177.
徐一伟 《福建地质》1991,10(2):128-141
本区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地球化学剖面的213件样品的金、银等元素定量分析结果的统计表明,金、银丰度值分别是1.78×10~(-9)和0.18×10~(-6),浓集克拉克值分别为0.45和2.19。讨论了变质岩系中的金、银在不同时空、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变质相带中的分布规律。提出震旦系下统中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建造是区内主要含金建造。论证了后期叠加的地质作用是导致成矿元素金富集成矿的主要因素;银的成矿作用和物质来源主要与燕山期岩浆-火山作用有关。认为: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含金性研究,主要不在于研究其丰度值的高低,而在于研究有无多期次叠加的地质作用促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8.
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围岩蚀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9.
铜陵地区位于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具工业价值的金矿床多赋存于地洼期次一级构造以及它们的交汇处,这是本区构造控矿的特点。近矿围岩以地台型碳酸盐岩为主,矿体明显受地层层位控制。与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主要形成于地洼期(燕山早、中期)。岩体形成后叠加了成矿热液的多次活动。金的成矿作用及金矿床的形成,通常与含金丰度相对较高的地台构造层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们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可认为是矿源层(Source beds)。本区各主要矿床是以地洼型岩浆期后热液作用为主的多因复成层控含金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