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737篇
测绘学   20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766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湘南区域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方林  陈德兴 《地球科学》1996,21(5):536-540
在系统统计湘南地区出露地层各类岩石成矿元素丰度,总体平均含量,浓度克拉克值和叠加强度参数基础上,结合湘南地区成矿特点,分析了W,Sn,Pb,Zn,Sb等元素的成矿作用,初步认为湘南地区仅沉积作用,海底火山作用及热卤水作用难以形成上述元素的大型矿床,但通过沉积改造,热液叠加作用有可能形成层控型铅,锌矿床和锑矿床。  相似文献   
92.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93.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_2对古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焰新  文冬光 《地学前缘》1996,3(4):274-281
地质学家重视研究深部(变质)CO2对古气候的影响贾跃明(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近几年来,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视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气CO2浓度的因素的调查。不少人认为,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可能是过去大气中CO...  相似文献   
94.
月山地区铜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周涛发  岳节仓 《矿床地质》1996,15(4):341-350
月山地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铜矿床氢、氧、硫、铅、和硅笔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的特征显示,区内具工业价值铜矿的成矿物质主要由闪长质岩浆经熔-流分离作用提供,主要成 在放阶段的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地矿中晚期大气降水混入量逐渐增多,三叠系和部分前三叠系提供了部分硫源和少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95.
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志群 《矿产与地质》1996,10(6):380-387
实验表明,在含金硫化物基岩区,硫代硫酸金络阴离子团和硫酸金络阴离子团是金在表生条件下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的沉淀与铁、锰氢氧化物的形成有密切联系。金的表生迁移-沉淀条件除一般的表生地质条件外,还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条件。络阴离子团的地球化学性质,控制着红土型金矿床的垂向分带与金的次生富集。  相似文献   
96.
涂怀奎 《贵金属地质》1996,5(4):298-305
秦巴山区煌斑岩脉广泛分布,岩脉时代主要有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喜山期。大部分含金煌斑岩产于古生代地层中,主要是志留系和泥盆系的细碎屑岩类。本文主要讨论了秦巴山区煌斑岩与金成矿关系,并指出构 造破碎作用在成岩成矿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7.
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以冀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冀北地区金、银金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表明,金、银等成矿元素除部分萃取自含矿围岩外,主要来自深源。幔枝构造是重要的热源释放体系,控制着深源含矿流 体的迁移,聚集和成矿,从而构成了以幔枝构为中心,内带为金、外带为银金金属的构造-岩浆成矿系列,并据此归纳出幔枝构造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
99.
对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地洼盆地中的砂岩铜矿床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矿源岩中以辉铜矿和黄铜矿最有利于溶解和迁移,NaCl对Cu的溶解和含矿流体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溶液中Cu以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其中以一价铜氯络合物为主;温度的降低和溶液中性化导致了络合物的失稳、分解和铜矿物的沉淀。铜矿物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制约了砂岩铜矿中以辉铜矿为主及矿床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
通过柴厂金矿田的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部分萃取自含矿围岩,矿质来源,运移通道和储矿构造扩容带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构造活动是主导性控制因素。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