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7篇
  免费   2747篇
  国内免费   5015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770篇
地质学   18926篇
海洋学   635篇
天文学   324篇
综合类   1119篇
自然地理   876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66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646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748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756篇
  1998年   820篇
  1997年   712篇
  1996年   711篇
  1995年   670篇
  1994年   551篇
  1993年   434篇
  1992年   610篇
  1991年   535篇
  1990年   404篇
  1989年   303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扎赉诺尔坳陷带内诸凹陷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和砂体特点,查干诺尔和克鲁伦凹陷砂体形成于粗粒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厚度变化大,相变快,有机质含量低,顶底板均不发育;呼伦湖凹陷以小型三角洲平原相砂体为主,具有较稳定的泥砂岩结构,有机质含量高,砂体厚度和横向延伸较稳定,但砂体铀含量较低;胡列也吐凹陷砂体以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产出为主,砂体厚度大,延伸稳定,底板发育,顶板发育不完全,砂体铀含量高.扎赉诺尔坳陷带各凹陷砂体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找矿潜力.通过砂体综合条件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胡列也吐凹陷和克鲁伦凹陷砂体铀成矿条件较好,呼伦湖凹陷次之,查干诺尔凹陷较差.  相似文献   
82.
嵩县螃蟹沟隐爆角砾岩体与钼金矿化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螃蟹沟隐爆角砾岩体是河南省嵩县西北部众多含钼、金角砾岩体之一,这些角砾岩体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螃蟹沟角砾岩体的定位与分布受北西向背形、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复合控制,由燕山期钙碱性岩体与岩脉的侵入,以及随后发生的隐蔽爆发-坍塌作用而生成了角砾岩体.其中包括了震碎角砾岩、隐爆角砾岩、侵入角砾岩及坍塌角砾岩.岩体被后期断裂构造作用所复合叠加,致使钼、金富集成矿,形成"多型一体"的钼金矿床.  相似文献   
83.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谷鲁群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夏子街地区的野外地层露头观察、追索及钻孔资料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该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是一套以灰绿色砂岩和红色、棕红色泥岩组成的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内陆湖相碎屑沉积,发育浅水三角洲体系,主要由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相组成.吐谷鲁群碎屑岩的碎屑粒度由下而上可分为两个大的韵律旋回,即粗-细-粗-细,反映了水体扩展到萎缩再扩展的过程.有利铀成矿的砂岩层主要集中在两个韵律旋回的底部,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决口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堤环境.  相似文献   
84.
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的变质作用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田的变质基底,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变质变形演化历史,至中生代为止,共经历了4个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中元古代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中元古代后的热接触变质作用,中生代动力变质作用,中生代晚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多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反映了本区自元古宙以来一直是一处地热异常区.相山地区铀成矿期的成矿作用,是一系列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鲁西邹平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演化:对地幔源区的约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平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三个亚组:中、下亚组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岩性主要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上亚组岩性主要为粗面安山岩。火山岩由早期基性向晚期中偏碱性方向演化,与正常岩浆房酸度增高的岩浆分异趋势相同。具有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b/La、Hf/Sm比值随MgO的降低而升高或基本不变,说明高场强元素亏损是岩浆的原始特征。各亚组火山岩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图,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区和密切的成因联系,分离结晶起了关键性作用。La/Nb、La/Ta、Ba/Nb比值较高,说明成岩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岩石圈地幔。拆沉的大陆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与古生代岩石圈地幔(亏损的地幔橄榄岩)的相互作用是岩石圈地幔富集的重要方式,随之该富集地幔在陆内岩石圈伸展和区域热异常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减压部分熔融而形成具有岛弧特征的邹平盆地火山岩。  相似文献   
86.
一个热水沉积锑矿床——以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明道 《贵州地质》2008,25(1):26-30
笔者通过对晴隆大厂锑矿床实地调查研究,不仅发现辉锑矿在"大厂层"岩石压实、固结成岩阶段结晶低温热水沉积成因的直接标志,而且还对"大厂层"空间分布、垂向结构、组成特征、矿化阶段、形成环境和成矿时间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中二叠世末期峨眉地幔柱活动早期局限海湾浅水环境低温热水域成岩成矿作用叠加而形成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87.
拉昂错蛇绿岩位于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缝合带(YZSZ)的西段,由地幔橄榄岩和侵入其中的基性岩墙组成.拉昂错地幔橄榄岩普遍发育碎斑结构及熔体注入和交代结构,尖晶石的Cr#值具有较广泛的变化(0.32~0.70),大多数样品富集LREE并伴随HFSE的明显增加,少数亏损LREE,前者部分熔融程度为15%~23%,后者为10%左右,这表明它们并不是地幔单阶段部分熔融的残余物,而是MORB型亏损橄榄岩在俯冲过程中再度部分熔融后熔体与残余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熔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与交代,形成了各种再饱满程度不同的橄榄岩.对拉昂错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探讨YZSZ蛇绿岩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盆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8.
89.
东海陆架外缘隆褶带是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陆侧弧后裂陷盆地(陆架盆地与冲绳海槽)之间的水下残留火山弧.其地球物理特征、地层组成、岩浆活动及地质构造等均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之特征.本隆褶带的形成始于第三纪初,当时为陆缘弧;中新世末以后,由于琉球弧后冲绳海槽的张裂作用,遂成为古琉球弧的残留弧.其形成机理受东海构造格局控制,与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及俯冲带的东向迁移有关,东海隆褶带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断隆火山弧(E1+2)、(2)褶隆火山弧(E3)、(3)褶隆残留弧(N1)和(4)消亡残留弧(N2~Q).最后一个阶段隆褶带与陆架盆地整体沉降,接受了厚约1500m的上新世-第四纪浅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0.
试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构造演化和盆地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和周边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盆地的基底岩性特征、结构特征。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除元古界片麻岩外,还分布有一定范围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基底构造特征是纵向上多层次,横向上不均一,南北有别,东西分带。构造演化上经历了张、合、压、扭等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