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3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981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3419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海海域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黄海位于西太平洋构造域,由中朝地块和扬子地块及其相邻的褶皱带构成,印支运动以来,形成了前第三系克拉通,裂陷和走滑-拉分等叠合的残留盆地,研究认为,黄海前第三系及其残留盆地评价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确定残留盆地的分布及其边界;其二,在恢复原型盆地(包括剥蚀量的恢复)的前提下,进行盆地埋藏史,成烃聚集史的成藏动力学和含油气系统分析,然后进行前第三系的评价勘探,以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2.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3.
河南桐柏县破山银矿和银洞坡金矿的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桐柏县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的破山银矿和银洞坡金矿位于河前庄背斜的轴部和两翼,围岩为歪头山岩组,矿体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两个矿床的矿石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范围很窄,位于-1.8‰~5.3‰之间,具塔式效应,与围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类似,具有深源硫的特征,由混合总体筛分可推测围岩提供了大部分硫源,破山银矿δ34S∑S为2.8‰左右。同时赋矿围岩的Au、Ag含量远远高于地壳丰度,因此可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歪头山岩组。  相似文献   
24.
民和盆地储怪物性较差,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集层的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期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古埋藏浅、次生孔隙发育、易形成裂缝的环凹陷周缘斜坡带及凹中继承性隆起带储层物性相对有利,为盆地下步勘探目标优选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25.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系统描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构造特征和断裂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烃源岩大量排烃期与构造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砂体分布、地层压力和断层封闭性对研究区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和构造形成时期良好匹配,地层压力低势区和在成藏时期断块边界断层侧向开启是成藏的有利条件,构造和砂体分布则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成藏条件较好,可作为有利扩边潜力区。  相似文献   
26.
复杂山地速度建场新方法在秋参1井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建场的精度是制约复杂构造区成图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山地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叠加速度谱可信度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层速度曲线绘制技术、曲线轨迹计算层速度技术、盐层速度建场技术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复杂山地的变速成图中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a small Precambrian block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entral Asia Orogenic Belt (CAOB),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voluminous block of young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world" that comprises numerous small continental blocks separated by Paleozoic magmatic arcs.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of the central Tianshan Mountains is composed of volcanic rocks and associated volcano-sedimentary rocks that were intruded by granitic plutons. Geochemical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the granitic plutons and volcanic rocks were generated in the Andean-type active continental arc environment like today's Chile, and the zircon U-Pb SHRIMP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y were developed at about 956 Ma, possibly corresponding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inferred Mozambique Ocean under the Baltic-African super-continent.  相似文献   
28.
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的地电化学成晕机制的研究,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虎拉林金矿和澳大利亚第四纪厚层覆盖区Challenger金矿进行可行性找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在上述已知矿区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上述地区寻找的隐伏金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两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4个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工程验证发现2个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9.
郭锐  曾国光 《矿产与地质》2008,22(3):236-240
通过对粤东地区地层和岩石中成矿元素含量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粤东地区铜铅-锌-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中银-铜-锌以下地壳来源为主,铅则以上地壳及沉积地层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30.
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期研究——以黑帝庙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光 《世界地质》2008,27(1):53-58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结合激光拉曼光谱显微探针成分分析与构造演化史分析,认为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主要存在一期充注,包裹体均一温度是90℃~110℃,对应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从82.5 Ma开始.油气存在二期成藏,即嫩江组末期和明水组末期.嫩江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是二期充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是90℃~100℃和110℃~120℃,油气分别由68 Ma和66 Ma开始充注,但以后者为主.主成藏期是一期,明水组末期-古近纪时期.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由嫩江组烃源岩提供油源,形成于姚家组和嫩江组中的岩性油气藏及于明水末期-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