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南疆三地州贫困与旅游资源优势空间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贫困治理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SOFM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聚类分析南疆三地州24个县市的经济--社会--自然多维度贫困。在评价县域旅游资源优势度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研究区县域贫困度和旅游资源优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两者在空间匹配后发现:①致贫因子集合向量的Matlab分类显示,南疆三地州各县市贫困类型可划分为经济型贫困、社会型贫困和生态型贫困,并且贫困空间聚合分布态势显著。②旅游资源优势区集中在地理环境结构复杂和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如喀什市、塔县、阿克陶县、和田市;旅游资源优势区局域空间自相关呈现集群分布特征。③贫困类型与旅游资源优势在县域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出现3类拟合性较好的区域。建议采取“旅游+旧城改造”和“旅游+商品基地”、“领头雁”旅游扶贫等旅游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02.
谢大伟  张诺  苏颖  于鸿飞 《干旱区地理》2020,43(5):1401-1408
通过对南疆三地州 7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调研,定量分析了搬迁前后影响产业发展 的主要生计资本变化情况,分析认为搬迁安置点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移民搬迁后依托 产业园区、设施农业、新开发土地、特色资源等发展优势产业,结合案例总结了 6 种产业发展模式, 每种产业模式都有特色产业及发展条件。移民就业渠道少、土地流转比例低及适应新产业难成为 制约后续产业的发展主要因素,为促进后续产业的发展,根据安置地情况,为移民提供更多就业渠 道,提高搬迁移民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3.
非特色型产业扶贫模式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产业扶贫参与主体及其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产业扶贫促进乡村振兴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非特色型产业扶贫案例——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模式,总结了相关扶贫经验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结果表明:(1)产业扶贫通常涉及政府、企业、被帮扶农户、金融机构/投资管理平台、科研机构等多个参与主体,其发展模式受社会、经济、地理、政...  相似文献   
104.
《干旱区地理》2021,44(3):858-866
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尤其上游地区地处西北内陆,气候、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农牧民生计资本显著增加,原本处于低水平但比较稳定的生计系统被打破,重构的生计系统能否给农牧民带来稳定收入,无疑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黄河上游地区501户样本农牧户为研究对象,借鉴生计分析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方程模型,分析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牧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贫困户和依赖政策补贴为主要生计方式的贫困户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对以非农生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贫困户影响不明显,而且区域之间效果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因素,发现农牧民家庭人力资本、耕地和草场、社会网络关系是关键因素。因此,着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人力资本、构建多元参与的人际沟通网络是精准扶贫效果得以持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5.
106.
林业生态扶贫政策的评价与建议:怒江州和阿坝州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采取了长期不懈的扶贫行动,近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扶贫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农村脱贫的双重目标,中国把重点放在深度贫困地区的林业生态扶贫上。然而,贫困人口从林业扶贫项目中获利的程度、贫困户对这些扶贫政策是否满意、以及林业扶贫政策是否有效仍然是个未知数。通过对西南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具有代表性的怒江州和阿坝州79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林业扶贫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小额金融扶贫、结对驻村帮扶四条扶贫路径明显增加了建档贫困户的收入,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贫困群众对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感到满意,两州的生态扶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参与不积极、精准识别不完善、资金来源有限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突出了林业产业和公益性岗位在贫困地区扶贫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健全林业生态扶贫政策,实现深度贫困区的生态保护和减贫之间的协同是可能的,文章最后还提出了通过林业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五项政策建议:(1)精准识别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2)选择有效适宜的林业扶贫模式;(3)拓宽扶贫资金渠道;(4)建立林业产业脱贫体系;(5)完善生态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7.
在河南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测校是贫困生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学校之一——家境贫寒,学习努力的学生,除每个学期可以获得奖学金外,还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金,加上家庭的补贴,在校期间的生活基本上有了保障。在测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背后,有测绘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上海市测绘院职工募集资金助学10年,就是这动人故事中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08.
《浙江地质》2008,(11):10-11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之即,省国土资源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结对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09.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2007年与建德市大洋镇庆丰村建立扶贫结对以来,储根荣局长等领导多次到大洋镇庆丰村,联系指导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当了解到庆丰村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时,储根荣局长表示要尽可能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相应扶持,使项目能尽快实施,尽早见效。他们从转变扶贫结对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创新帮扶方法。充分利用宅基地整理下山移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0.
近日,笔者走进项城市高寺镇孙堂扶贫车间,一排排打磨机整齐摆放,工人熟练地打磨着手中的工艺品,一派忙碌的劳动场景。高寺镇孙堂村是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定点帮扶村,该局领导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多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量身制定帮扶措施,积极为贫困户改善户容户貌,努力提升村容村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