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2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范志强  唐辉明  汪丁建  刘凯  温韬 《岩土力学》2016,37(Z2):665-672
传统剩余推力方法的基本假设仅适用于理想塑性材料或应变硬化材料,对具有应变软化特性的坡体其适用性受到限制。基于土体的应变软化性质,探讨了其剪应变和抗剪能力的对应关系。通过引入条块底部的应变协调方程,对滑坡条块推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应变软化特性的滑坡抗滑桩设计推力计算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改进的方法计算得到的滑坡当前稳定性系数介于分别取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所获的结果之间;所得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相较残余强度算得的值小,较峰值强度算得的值大,介于两者之间;能考虑土体应变软化特性的设计推力计算是依据滑坡当前状态进行,既能够起到及时遏制滑坡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又比较符合坡体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2.
桩前开挖时抗滑桩的随机m法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桩前土体需要开挖的m法的定值法和可靠度法给出了详细的计算过程和公式。由于滑坡和稳定体常为碎石土和风化的软岩,本文首次提出用旁压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m值对相关范围(土性的自相关性)进行研究和计算。随机m法中混凝土的抗力项R在各行业结构设计规范中已成熟应用。而作用效应项S,特别是抗滑桩桩前需要开挖时的情形,需要研究。本文以通常的定值m法为基础,将定值m法的解用显式的幂级数加以表达,对桩前开挖土体情况下的随机m法给出了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63.
抗滑桩已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但是对抗滑桩的监测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测斜管监测抗滑桩的侧向位移,在文克勒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得到锚固段地层抗力,再运用力学平衡原理计算滑坡剩余下滑力值。对抗滑桩不同部位钢筋的受力进行监测,可求得各个截面处的弯矩。假设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分布函数为一个二次多项式,由监测求得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值和抗滑桩各截面弯矩,分析计算可得到该二次多项式。在求得抗滑桩所有作用力以后,就可以计算得到抗滑桩的弯矩和剪力分布图。与设计阶段采用的抗滑桩弯矩和剪力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抗滑桩的抗滑效果,并为改进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广西梧州市河滨饭店原址改造基坑支护工程的场区边界复杂环境条件、基坑支护设计和支护施工技术分析。针对基坑周边场地狭窄,施工边界环境复杂的条件,对不同的支护面采用不同的支护技术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在复杂周边环境下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性、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又相对降低了整个基坑支护造价。  相似文献   
65.
多排抗滑桩设计中的推力分担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华  傅小茜  王珣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4):197-200,209
山区铁路修建过程中,大型滑坡常采用多排抗滑桩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治理。目前常规的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计算出作用在每排抗滑桩上的推力大小以及分担比。以ANSYS大型数值有限元软件为手段,以六沾线曹家山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数值计算的方式得到作用在每排抗滑桩上的推力大小,并统计出相应每排桩所承担的滑坡下滑推力比,该方法为抗滑桩的最终结构计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避免了原方法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为多排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阐述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根据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挡土墙相结合的防治方案,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治理后经监测,未发生变形,处于稳定状态,表明该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期,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省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地威胁到交通、民房和安置点的安全。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我队承担了支援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重大地质灾害项目——江油市二郎庙镇许家院滑坡应急勘查、设计工作。笔者依据在该区开展工作的实际,结合滑坡的结构变形特征、稳定性分析和剩余下滑力的计算,设计采用抗滑桩支挡工程治理该滑坡,消除灾害隐患,保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8.
目前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研究还很少,其主要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来取值。本文首先分析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破坏的三种模式,然后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影响桩排距的破坏模式。在土拱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力学计算模型,推导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计算公式,提出桩排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9.
云阳县滨江大道路基挡土墙在运营工况下,由于路基运营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挡土墙发生了位移和变形。在分析了变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联合加固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介绍了该工程加固方案设计及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0.
朱英  王迪  赵宪富 《探矿工程》2012,39(5):71-74
在松江河石龙电站边坡加固工程中,采用小直径抗滑桩加锚杆的桩锚联合支护体系,替代单纯的大直径抗滑桩,解决了陡峭边坡大型设备无法使用问题。采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解决了人工填石层钻孔坍塌及不能用水做循环介质的问题。介绍了该边坡治理方案及其施工技术,对陡峭边坡灾害治理工程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