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过程中的垂直耦合过程及其机制,是一项隐含在TC生成关键因子——弱的水平风垂直切变条件下的,重要但尚未被解答的基础科学难题.文章通过实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即使是发生在正压环境下的TC生成过程,仍然存在TC胚胎区的对流层中低层槽...  相似文献   
132.
辽西高级变质区系指太古界底部小塔子沟组分布地区。北侧以赤峰—开原断裂与内蒙—兴安地槽相隔,南侧以承德—北票断裂与辽西台陷相分,是内蒙地轴的组成部分。小塔子沟组于早太古代末(2800Ma)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为麻粒岩相。老地块的南、北两侧边缘,由于受到断裂的多次活动影响,使之发生退变质作用,愈趋近断裂则退变质作用愈强,从而形成了递变的退变质带。退变质作用的研究表明,小塔子沟组的进变质已达到麻粒岩相,上覆地层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变质程度仅达到绿片岩相。辽西上、下太古界的界限可能就在小塔子沟组和大营子组之间。小塔子沟组相当于河北的迁西相,变质年龄为2800Ma,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与河北的单塔子群对比,变质年龄为2500Ma。  相似文献   
133.
受到成像规律性差,背景纹理复杂及强烈噪声的影响,直线检测方法通常难以适应遥感影像处理的需求。有鉴于此,论文提出一种具有视觉显著性的遥感影像主特征线检测方法。论文首先论证了利用已提取直线为基元,基于格式塔法则构建主特征线的可行性;其次对直线在主特征线上的复杂投影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给出了主特征线的定义;接着建立了主特征线累计权重矩阵及直线统计矩阵,依据格式塔原则分析直线权重分布规律,以此构建了直线的权重模型,同时探讨不同直线在同一主特征线上权重分配规律;最后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通过多幅含有强烈噪声的光学与SAR遥感卫星影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聚类算法,论文算法能够在杂乱无序的直线集中提取较为清晰的主特征线,并且实验效果基本符合人工视觉感知,便于机器对遥感影像的清晰理解。  相似文献   
134.
为提高塔型构筑物的倾斜测量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形构筑物倾斜变形监测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利用点云进行倾斜变形信息提取及扫描点位精度分析的方法;然后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采集的点云进行重构,并提取构筑物轴线坐标,进而计算得到构筑物的倾斜值;最后通过全站仪前方交会精度比较实验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中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的结果与传统全站仪前方交会方法测定的结果吻合,该技术在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何世海 《地震》1997,17(4):380-388
高大建筑物(如电视塔等)在外力作用和自身老化过程中出现的形变和振动频率特性变化的监测,是灾害预测和工程检验的重要内容。具有测站移动坐标系的超长摆观测系统,可以胜任这一超宽频(0~100HZ)振动和挠曲综合观测要求。文中导出超长摆观测方程xi=-(R~2_iQ~2_s+P~2_i-2R_iQ_sP_icosγ_s)~(1/2)Xmsin(ωt+θ_i)并论证了在相应参数选择下,此系统具有足够的振幅放大系数(S_i≥0.8)和振动周期观测覆盖范围;对超低频一永久形变也具有真实的监测能力(S_i=P_i);具有监测频带宽、动态测量范围大、无漂移、抗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6.
“HEIFE”中‘中方’微气象塔的仪器精度和观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强  胡隐樵 《高原气象》1992,11(4):460-469
  相似文献   
137.
138.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的成因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3Ma),该玄武岩样品的SiO_2含量介于49.96%~59.06%之间,全碱含量介于5.21%~7.44%之间,Mg~#{100×n(Mg~(2+))/[(n(Mg~(2+))+n(Fe~(2+))]}值介于50~94之间。该玄武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La_N/Yb_N值介于10.7~20.0之间,具有轻微的Eu异常(δEu=0.80~1.09),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源区岩浆起源于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混合形成,含富含挥发分的金云母和角闪石等,暗示岩石圈地幔经历了交代作用的改造,交代类型以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为主。结合区域已有研究表明,本区地幔交代富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向南俯冲,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武汉长江二桥变形监测的内容、实施过程,对主塔垂直度测量等关键技术与传统测量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相关测量工作的有效性、精密性与可靠性。通过对变形监测成果的深入分析与探索,提出了相关有益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0.
基于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采用4种边界层方案(YSU,BL,MYJ和MYN3)模拟2015年全年天津地区细颗粒物质量浓度演变趋势,分析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模拟和预报的影响,并构建多种边界层方案的集合预报产品,以期提高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大气化学模式的4种边界层方案在空气质量模拟中均有较好的适用性,PM2.5模拟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76左右,晴空和大风天气BL方案表现较优,阴天和小风天气YSU和MYJ方案表现优于其他两种方案,综合所有过程没有任何单一方案具有显著优势。基于上述原因,该文开展多种边界层方案的天津空气质量集合预报试验,经过对2015年全年模拟值分析,多边界层方案和多气溶胶机制扰动的集合预报可以减小PM2.5质量浓度预报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降低重污染天气预报的漏报率,提升空气质量等级预报能力,在计算资源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是一种可以提升数值模式PM2.5质量浓度预报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