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81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7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队分别在临汝矿区外围和扬山矿区施工,区内裂隙异常发育,部分岩石破碎,常发生涌水或大量涌水。由于涌水层位深,不便扩孔下套管隔离。因此,我们使用胶凝浆液“粘土—PHP—NaK”压涌。在不同深度的涌水钻孔中压涌效果显著。1 PHP—NaK的的复配 欲配1m~3PHP—NaK高聚物复合水溶液所需材料:聚丙烯酰胺干粉PAM5kg,火碱N_aOH50kg,栲胶粉50kg。容器:1m~3铁池一个,用土坯或石块支起便于加热。  相似文献   
22.
23.
三山岛金矿控矿断层F1的力学性质及补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正在开采中的三山岛金矿采场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岩体结构特征及重力方向矿柱、护顶矿柱与控矿断层F1断层泥及其上覆岩体之间的关系和力学机制。通过试验研究了断层泥的物质成分和力学性质,总结了力学特性与断层泥厚度及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锚固大于中倾角的结构面,提高结构面的抗滑阻力;增加含有高、陡倾角结构面矿柱的刚度等对矿柱的补强措施。对护顶矿柱提出预先锚固;分阶段开采的补强方法。在裂隙密集带设置排水设施,改善断层泥的赋存条件,提高它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4.
25.
570矿床控制因素及富矿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70矿床地质背景是破火山旋回边缘活动带;矿床定位要素是受破火山断裂系统构造结控制的隐爆角砾岩筒;隐爆加断陷组成的聚矿结构,是富矿形成的主要条件;隐爆角砾岩筒与次火山花岗岩浆侵位组成的热泵汲取效应,是矿床基本成因模式。矿床扩大方向是在探索隐爆角砾岩筒深部的同时,沿边缘活动带,在破火山断裂系统构造结处寻找新的隐爆角砾岩筒。  相似文献   
26.
宋永琪 《地下水》1991,13(4):219-221
本文针对冲击式钻机在卵砾石地层钻进过程中,抽筒钻头经常出现的卡堵现象,提出了改进抽筒钻头的设计构想,并探讨了采用圆辊阀式系统,克服堵塞,以充分发挥冲击式钻机应用广泛的优势,增大应用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7.
28.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 ,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 ,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 ,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9.
路迳岩筒属火山通道相,由金伯利质煌斑岩、角砾岩、角砾凝灰岩组成,富含幔源橄榄岩包体、普通辉石巨晶和岩球。造岩矿物是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和金云母,深源特征指示矿物有镁铝榴石、铬透辉石、铬尖晶石和镁钛铁矿。岩石化学组成超低SiO2,低MgO,高Al2O3,富碱,富挥发组分。轻稀土元素富集,相容元素贫化,不相容元素明显富集。岩浆起源深度约85km。其中:岩体产状,富含包体、巨晶和岩球,岩石结构和构造,矿物组成,岩石化学组成超低SiO2、富碱、富挥发组分等特征与金伯利岩相似;但岩石化学组成高Al2O3,低MgO,K2O低于Na2O,REE和LREE/HREE偏低,部分微量元素的亏损或富集,金云母成分富TiO2,富TFeO,贫MgO,镁铝榴石、铬透辉石、铬尖晶石和镁钛铁矿的Cr2O3含量偏低,岩浆起源深度较浅,均与金伯利岩有重大差异,而更接近煌斑岩类。研究认为,是幔源岩浆岩的一种新类型,岩石名称界定为金伯利质煌斑岩。  相似文献   
30.
首次在Mir金伯利岩筒中的锆石中发现了烃类包裹体。利用低温荧光光谱仪测定出烃类包裹体的成分为萘和菲的同系物 ,芘 ,1,12苯并芘等 ;其成分与Udachnaya岩筒中的橄榄石内的烃类和Mir岩筒中的石榴石中的烃类的成分相近。测定出锆石的δ13C值为 - 2 1 83‰~ - 3 3 5 4‰ ,与用榴辉岩共生组合中最轻的金刚石测出的同位素δ13C值范围相符。文中引述了有关有机物来源的讨论及多环芳烃 (PAH)由缩聚作用形成的论述。伴生矿物中相当数量的PAH的存在证明在形成金刚石及其伴生矿物的情况下 ,若有相当浓度的自由氢存在则可能发生缩聚作用。这些缩聚作用中碳的来源显然与形成金刚石时碳的来源是相同的 (即液态的CH4,CO及CO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