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加筋带布置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仙枝  白晓红 《岩土力学》2004,25(9):1475-1479
现场原位载荷试验表明:素碎石薄垫层(Z/B=0.2)地基经土工带加筋后,能提高地基承载力。通过承载力比BCR分析加筋层数Ⅳ、加筋首层间距U、加筋带间距H、加筋线密度LDR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对极限稳定时筋带的设计拉力进行了讨论,提出用筋带的设计强度预估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桩头设计拉力及锁定值的确定是锚索抗滑桩结构设计计算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采用线弹性Winkle地基梁有限差分法的抗滑桩结构分析计算软件"Analypile",对全桩整体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其内力,避免了将桩身分解为受荷段和锚固段及利用滑面处连续条件求解的复杂过程,该方法对滑坡推力及地基系数取值,可依据实际情况假定为广义形式来模拟土体对抗滑桩的作用工况,能很好地求解预应力锚索作用于抗滑桩或桩身设多道锚索工况下的锚索拉力值,并利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合理选定工程优化目标,建立综合约束条件及其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有关桩头预应力锚索设计拉力及锁定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4.
许四法  王国才  王哲 《岩土力学》2010,31(10):3120-3124
基于垃圾填埋场边坡部衬垫系统各材料之间的界面摩擦特性,提出了温度和垃圾填埋引起的土工膜端部张拉力的评价方法。以短纤维无纺布、HDPE土工膜组成衬垫系统,进行了不同填土高度下土工膜端部张拉力室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填埋高度较小时,作用在HDPE土工膜端部的张拉力主要为温度应力;温差越大,土工膜端部的张拉力越大;随着填埋高度的增加,填埋引起的HDPE土工膜端部张拉力增大。运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温度和垃圾高度引起的土工膜端部张拉力进行了评价,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温度应力时,考虑界面摩擦作用的土工膜张拉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5.
麦秸秆加筋材料抗拉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筋作用取决于筋材间的交织作用、筋土间的摩擦作用,以及加筋材料自身的抗拉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天然和经高分子材料SH胶浸泡后麦秸秆的结构,发现麦秸秆孔隙中渗入了胶液,并在麦秸秆的内外表面形成了胶膜。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无茎节和1茎节麦秸秆在天然、浸海水、浸胶及浸胶后再浸海水4种工况下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结果表明,无茎节麦秸秆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均高于1茎节麦秸秆的;浸胶与天然麦秸秆、浸胶干燥后再浸海水与直接浸海水的麦秸秆相比,前者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均高于后者,说明SH胶浸泡麦秸秆,使其抗拉性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56.
肖圣耻  张秀青 《岩土力学》1982,3(1):129-138
DHF-1型可调相位多功能函数发生器的所有波形的频率、相位、波形正负斜率以及脉冲宽度都是连续可调的.它能产生正弦、矩形、三角、梯形、正负锯齿等连续波形;还能产生斜波、阶跃波和正负斜率、脉冲宽度可独立调谐的单周期任意波.多功能函数发生器如同程序机那样,是为土动三轴团环伺服控制试验系统设计研制而成的.在下列试验程序中有特殊的作用:拉力试验、断裂力学、低周疫劳、疲劳、应力缓和、蠕变、高速冲击和振动等试验.  相似文献   
57.
王艳芬  王元汉  盛谦 《岩土力学》2006,27(Z1):948-951
采用弹性空间体内部一点受集中力的Kelvin解,推导了拉力型锚索锚固段的附加应力和位移分布的理论公式,并依此推出了锚固段周边的剪应力分布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锚固体、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对附加应力、位移和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段周边岩体中的正应力场和位移为锥形,在锚固段的起始点上部形成了压应力场,下部为拉应力场,并以力的作用点为中心快速衰减。锚固段周边剪应力形成了一个锥面,并随远离作用点快速衰减。  相似文献   
58.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一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  相似文献   
59.
压力型和拉力型锚杆工作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压力型和拉力型锚杆各自的荷载传递模型,对比分析了岩层中压力型和拉力型锚杆的受力机制、摩阻力分布特征,并采用剪切变形系数与锚固体等效变形模量的比值衡量了锚杆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压力型和拉力型锚杆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岩层中压力型锚杆工作时,锚固体受压后径向体积膨胀,加大了锚固体与岩层间的摩阻力,α值相对较大,压力型锚杆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均优于拉力型锚杆,进而说明了采用剪切变形系数与锚固体等效变形模量的比值来衡量锚杆的承载力和变形是可行的,为压力型锚杆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加固坡体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存在锚索拉力随时间松弛问题,为了合理预测分析锚索拉力松弛,基于锚索-边坡体系中滑床、锚索、滑体、坡面抑制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锚固系统受力、变形基本机理,建立了一种采用虎克体模拟锚索或坡面抑制构件、开尔文体模拟滑床、开尔文体或广义开尔文体模拟土质或岩质滑体的锚索-滑床-滑体-坡面抑制件的四体串联式流变模型,推导了锚索拉力松弛的计算方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出模型的锚索拉力松弛计算值与试验或实测结果的误差小于既有模型的计算误差,计算得到的锚索拉力松弛收敛值的最大计算误差约为11%,松弛历时的最大误差约为10%;锚索拉力松弛率随锚索的直径和弹性模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大,随锚孔间距、滑床和滑体的滞后弹性模量与黏滞系数(尤其初期阶段)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弱,而滑床和滑体的瞬时弹性模量、坡面抑制构件的弹性模量均对锚索松弛效应影响很小。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定量评估预测预应力锚索加固坡体的锚拉力松弛效应,进而可用于分析锚固边坡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