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4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利用拉拉铜矿矿区水环境调查和水质监测资料,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矿区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除尾矿水、生活污水极严重污染(Ⅴ类)外,其他水属清洁(Ⅰ类);同时筛选出主要污染因子为来自尾矿水中的Cu,Pb,Zn,Cd和生活污水中的总氮、总磷,进一步探讨了污染物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提出对泄漏的尾矿水可通过吸附、沉淀,除去金属毒物;对生活污水可通过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除氮、除磷,同时还应对矿山水环境加强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2.
尽管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成岩和成矿过程仍然存在很多疑问。文中首次报道了在川西拉拉Fe-Cu矿区发现的一种含矿镁铁质岩席,它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拉拉Fe-Cu矿床的成因,以及层状侵入体的组装过程与成矿作用。野外观察表明,该岩席共由9个岩相带组成,相邻岩相带为侵入接触关系,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岩性呈镜像对应。对该岩席上半部分的5个岩相带分别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CSD分析,表明相邻岩相带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参数具有明显区别,揭示该岩席由4、5次岩浆脉动组装而成。各岩相带均具有显微斑状结构,其中1~4岩相带的斑晶矿物主要为角闪石、云母和Ti-Fe氧化物,第5岩相带的斑晶为白云母、钾长石和石英。此外,第3岩相带还含有大颗粒单斜辉石斑晶,第4岩相带含有方解石大斑晶。含水矿物呈斑晶产出表明所有岩相带都是挥发分(H2O+CO2)饱和或过饱和岩浆固结的产物,但各岩相带的岩浆具有不同的来源。根据斑晶(循环晶)矿物组合、定量化结构参数和参数变异趋势,推测拉拉岩席之下曾经存在3~5个位于不同深部水平上的岩浆房。这些岩浆房有不同成分的进化岩浆充填,可能富集了相应的成矿金属。当深部含矿流体输入该岩浆系统时,有可能引起骨牌效应,导致各种含矿流体大规模释放。拉拉矿区的这类岩席可能对成矿物质起到了屏蔽作用,使其大规模聚集形成超大型矿床。需要注意的是,拉拉岩席的富矿岩相带侵位时间最晚,类似于攀枝花铁矿。因此,拉拉岩席的成岩成矿模式有可能也适应于攀枝花式铁矿。  相似文献   
43.
拉拉铜矿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矿山开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在对四川省拉拉铜矿矿区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水质监测资料,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除尾矿水、生活污水极严重污染(类)外,其它水属清洁(类)。同时筛选出主要污染因子为来自尾矿水中的Cu、Pb、Zn、Cd和来自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及总磷,进一步探讨了污染物的来源、毒性及迁移规律。提出对泄漏的尾矿水可通过吸附、沉淀,除去金属毒物,对生活污水可通过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除氮除磷,同时还应对矿山水环境加强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高攀  程璐  史旦达  刘智慧 《岩土力学》2020,41(9):3139-3147
自升式平台在遗留桩坑附近就位时,桩靴的滑移风险对于平台结构安全具有重大威胁。基于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遗留桩坑附近插桩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对加载速率和网格密度等进行参数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模型参数,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滑移载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桩靴贯入过程中土体破坏面的不对称;峰值滑移载荷随桩坑坡度、深度和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减小桩靴底面坡度可以有效减小桩靴上的滑移载荷。研究揭示了桩坑和桩靴几何参数对滑移载荷的影响机制及其规律,对于深刻认识“踩脚印”问题和有效指导桩坑附近二次就位作业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5.
安力立  陈建平  于淼 《江苏地质》2012,36(3):280-284
以四川拉拉铜矿山为例,集成三维建模技术、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构建了一套集三维地质模型、虚拟场景漫游、数据查询及二维、三维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的三维数字矿山信息系统。该系统为矿山管理、生产和科研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综合平台,具有面向公众的矿山查询、浏览、科普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