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139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3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91.
彭本红  武柏宇  屠羽 《气象科技》2016,44(6):1030-1036
参考相关文献界定基本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并设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的统计数据整理归纳出10个指标,用因子分析分成3类;由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关系图,通过专家咨询得出判断矩阵,依据判断矩阵定量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中各因素的相对权重,然后对2013年全国31个省域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应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由西向东阶梯状递增、省域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大致可以分成较高、一般、较低3个区域等级;与省域经济、财政收入、综合发展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2.
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量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开展防灾减灾,需要充分了解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现状,从而科学确定未来减灾能力建设的优先领域及重点工程。首先梳理了能力评估与灾害管理阶段、能力建设优先领域、能力评估对象与建设主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共性设计与区域个性的关系;其次,通过组织部门及地方的相关减灾机构与专家开展多方参与式讨论,综合了海洋、水文、气象、民政、应急、教育及综合减灾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减灾经验,构建了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136个三级指标;然后,基于专家问卷(有效问卷69份)及层次分析(AHP)方法,量化了三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成果已在相关市县开展了评估试点应用,为未来在全国范围开展区域海洋减灾能力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3.
本文引入数值化海湾健康理论,提出三维数值化海湾健康评估方法以评估和预测海湾健康动态。选用五个指标组用以构建数值化海湾健康指标体系,包括地理指标组、水动力和泥沙动态指标组、生态指标组、水质指标组和社会经济指标组,用以评估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对海湾健康的影响。每一指标组中包括不同数量的二级指标。根据二级指标的不同重要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三维数值模型和观测数据。三维数值模型能够为海湾健康评估提供更加全面、完整和详细的数据,并且可以提供预测数据。以乐清湾为例,数值化海湾健康评估方法成功应用于其健康评估过程。基于评估结果,乐清湾口门处表层水体的地理环境是健康的,水动力过程和泥沙动态过程属于亚健康状态,水质和生态环境处于不健康状态。总体而言,乐清湾的海湾健康评估结果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4.
铀储层非均质性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人们对鄂尔多斯盆地罕台庙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未见深入.该地区铀储层通过平面编图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铀储层的砂体厚度、含砂率、砂岩粒度、泥质隔挡层数量、累积厚度、原始有机碳含量等参数能定量表征铀储层砂体的非均质性,沿辫状分流河道砂体中心轴线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较弱;而位于砂体中心轴线两侧边缘和下游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增强.系统的定量非均质性参数与铀矿化信息的比较结果表明,可以将铀储层非均质性分为Ⅰ类(弱)、Ⅱ类(中等)和Ⅲ类(强),其中Ⅱ类铀储层的铀矿化最为活跃,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由多参数综合评判的铀储层非均质性分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往定性的研究表明,铀储层非均质性既制约铀成矿过程也影响地浸采铀过程,如今定量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铀成矿靶区和优化地浸采铀工程部署,提高勘查和采铀效率.   相似文献   
195.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科学推进山东省水产业和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海洋渔业相关数据,构建山东省海洋渔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综合测度影响山东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针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6.
本文通过建立“三旧”改造潜力评价系统,将评价流程与结果展示高度集成,从潜力评价原理、系统总体架构、数据结构、系统功能等方面对广东省“三旧”改造潜力评价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以顺德区“三旧”改造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评价形成图、表等研究成果,成果基本反映了该区“三旧”地块改造的相对价值.系统及应用结果为政府及“三旧”改造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工具和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97.
为健全我省国土资源评价机制,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各级国土部门的绩效管理和履职能力,福建省厅按照“量化指标、精确管理、定向指导、差别政策”的总体要求,以国土资源大数据为基础,建设完成了集国土资源全要素监测、重要因素自动化评价、智能化辅助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监测评价和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手工、定期、定性评价向自动、实时和定量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198.
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是落实市县级“多规合一”试点要求,开展空间规划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的重要举措.指标体系是规划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规划特点和核心任务.本文在深入探讨榆林国土空间综合规划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坚持宏观性、系统性、适应性、简明性和有效性的原则,构建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领域的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9.
沿海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2003年国家提出建设生态县、市、省以来,全国各地区按照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根据各自地区特点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由于沿海城市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龙头,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而2003年的生态市建设指标没有区分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尤其缺少对建设指标考核的评价体系,所以有必要对沿海生态城市建设建立指标体系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作者就沿海城市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0.
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岸带具有丰富的资源,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而海岸带的环境资源对外界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十分敏感,因此海岸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模型,探讨了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指数法对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