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975篇
测绘学   186篇
大气科学   526篇
地球物理   598篇
地质学   1806篇
海洋学   1285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6篇
  1951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71.
用流函数理论计算缓坡上波浪的破碎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验证发现,在计算缓坡上波浪的变形、特别是确定波浪破碎点时,流函数波浪理论明显优越于线性波液理论。  相似文献   
72.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59,1975-1982年及1998年夏季各月黄、东海盐度分布和相应风场资料,分析讨论了长江冲淡水夏季的扩展路径。指出:除海底坡降外,由S向的苏北沿岸流和N,NE向的渐东沿岸流及台湾暖流构成的“力偶”,是使冲淡水向左扭转的重要外力之一。用近岸均质模型和远岸双层模型的涡度方程定性讨论了冲淡水的转向机制。  相似文献   
73.
尝试对南黄海东北陆架YSDP105孔0.60-29.68m的沉积层序进行环境磁学的研究,测量了岩心的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学参数。对磁学参数及其有关比值的研究发现,沉积层序以含碎屑成因的低矫顽力磁性矿物为主,另含少量高矫顽力磁性矿物。  相似文献   
74.
流体运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粘性流,直接研壳非线性的粘性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O.A.лаыженСкая研究了粘性不可压缔流体摩有界区域中作定常运动的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75.
海洋地质学既是海洋学,也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自1960年建系以来,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建设和资源调查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76.
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三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潮流场进行了计算,对长江口潮流流态在一个潮周期内逐时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江口南支盐水倒灌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较好地重演长江口潮流场,可以用于大型复杂河口工程实际中的潮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7.
反铁磁共振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波段内逐渐采用了反铁磁体制作微波元件之后,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就更加引人注目。在亚毫米波内,如用铁磁材料作元件,需要40000OC的静磁场,一个微波元件携带如此巨大之电磁铁是非常不便的。用反铁磁体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其中有强大的内场存在,  相似文献   
78.
蒸汽压差法是开发浓度差能源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热循环作了简要分析。与此同时文章对蒸汽压差法的应用也作出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9.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self-burial of a pipeline trench is develope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s of a pipeline trench under steady-current or oscillatory-flow conditions are simulated with/without a pipeline inside the trench. The oscillatory flow in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action of waves. The two-dimensional Reynolds-averaged continuity an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the standard k-e turbulence closure, as well a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s, are solved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n a eurvilirrear coordinate system. Both bed and suspended loads of sediment transport are included in the morphological model.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backfilling of pipeline trenches, the numericalmodel is firstly verified against three closely-relevant experiments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A detailed measurement of the channel migration phenomenon under steady currents is employ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integral performance of themodel. The two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U-tube tests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odel‘s ability in predicting oscillatory flows. Different time-marching schemes are employed for the morphological computation under unidirectional and oscillatory conditions. It is found that vortex motions within the tren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nch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0.
研制了 30 0双向自调导叶透平试验机组 ,安装在 10 0 0活塞式往复流透平试验台上 ,对两种叶轮方案和 6种不同喷咀、扩压器进行了不同活塞行程、不同周期和不同恒定输出电压下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喷咀出口角α1=2 1 5°、扩压器入口角α2 =6 5 5°和α1=2 4°、α2 =6 3°组合最佳 ,最高效率达 5 3 3% ,而且在宽广流量系数范围内 ,特别是大流量系数范围内都有较高效率。大大优于常用对称翼透平。将上下游导叶固定 ,变成双向固定导叶透平。用No 1叶轮和 6种导叶出口角组合进行试验。表明最佳导叶出口角为 2 4°~ 30°,最高效率仍达 38 5 % ,比对称翼透平仍高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