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1625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含裂隙煤层底板突水规律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淮北杨庄矿某工作面实际工程情况, 利用NCAP-2D-W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多方案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 考虑在承压水不变的条件下,设计不同裂隙分布状态,探讨单裂隙、多裂隙、不同长度裂隙对煤层底板破坏的影响及开采矿压对裂隙顶部破坏的影响;(2) 考虑承压水的变化,分别考虑单裂隙和多裂隙两种分布状态,探讨裂隙对煤层底板破坏的影响及开采矿压对裂隙底部破坏的影响。通过分析受采动荷载、岩层结构变化、煤层底板中裂隙分布状态及承压水变化等因素影响的数值试验,获得了随开采工作面不断推进煤层底板破坏区的发展、突水导升高度的递增、突水通道的形成等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32.
岩体水力学基础(二)——岩体水力学的基础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裂隙水流立方定律是岩体水力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定量,本文从不变形平直等宽单裂隙水流运动定量开始,讨论了受压力作用岩体单裂隙,一组平行裂隙,一组正交裂隙以地体裂隙系统中水流运动规律,分析了单裂隙水中流渗透压力与裂隙变压之关系,运用水力学原理推导了岩溶单管流定理,为岩体水力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地震勘探技术预测奥灰岩溶裂隙发育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野外施工、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法。运用反射波波形特征、合成声速测井技术等方法,对数百公里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成功地预测了奥灰岩溶裂隙发育带,为布置供水井位和煤矿防治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泥岩裂隙在伦坡拉盆地比较发育,是一种重要的特殊构造岩性储集层。通过对盆内的地质背影研究,并运用构造应力与裂隙的关系,分析了牛堡组、丁青湖组一段泥岩裂隙发育和展布。利用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泥岩裂隙(缝)储层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盆内泥岩裂隙(缝)有两类:一是泥岩的原始孔隙,二是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可分层间缝、构造缝、溶蚀洞孔、晶内孔等。并综合运用了电测曲线资料在纵向对泥岩裂隙进行了识别、  相似文献   
35.
现代爆破理论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理论的研究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理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各爆破理论的要点人优缺点以及最新进展情况,对工程爆破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长江三峡坝区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变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岩体内存在4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裂隙并非岩体的原生构造,而属于构造成因。根据断裂内岩脉侵入、岩石蚀变作用、结构面特征和构造岩类型的分析研究,认为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的特点。对比基底岩体和沉积盖层的构造,确认岩体中的断裂构造在晚元古代晋宁期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在燕山期黄陵背斜出现时,喜马拉雅期断块构造产生时,断裂多次重新活动,演变为新的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37.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国胜 Caner.  J 《地质科学》1996,31(4):313-326
对比利牛斯等造山带典型弧形构造的分析表明,弧形构造是造山带尤其是板内碰撞造山带的普遍特征,可分为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构造和推覆-滑覆被动型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是与比利牛斯Basque弧在空间形态、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等方面一致的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弧形构造,推测该弧中部存在一巨大的底部低角度逆掩断层并由根部带向北延伸达100多公里,康西瓦断裂(基底缝合带)可能是主根部逆冲断层带。  相似文献   
38.
三维变形必定与斜向板块汇聚有关,三维变形通常也引起反块边缘处收缩和横推分量之间的变形的分块,转换挤压和转换拉张的走滑分块运动学模式确定了3 个关键参数之间的准确关系。对两个构造环境的应用证实这个参数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同时还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变形应用走滑分块转换挤压这一模式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39.
地球的脉动和现阶段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动理论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最近该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它可以更好地解释构造,岩浆,海平面变化,沉积作用之间的关系。地球的脉动以下列形式表现:火山作用强度,海进一步海退升,降旋回,挤压与扩展的交替、地磁场特征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40.
揭示一个基于代数拓扑理论的裂隙网络中物质弥散模型,还给出了应用于网络中的对流扩散的对应性原理的证明。应用拓扑理论给出的框架,使其起了一个数据结构的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得到网络中每一个分支上的浓度的解。这个解是在拉普拉斯空间上的解析解。网络中任意点在任何时刻的浓度可以很方便地用数值拉氏反变换求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