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测绘学   483篇
大气科学   493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592篇
海洋学   312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71.
为生成复杂环境下的优质雷达回波图像,减少目标信息缺失现象与相对成像误差,提出基于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图像生成方法。采用可最大限度保留雷达回波特性的傅里叶插值法,形成空间分辨率均匀的雷达回波三维规则网格数据;基于改进变分贝叶斯理论,实现中小尺度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像超分辨重现,生成雷达回波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范围与原图相似度高,可最大程度留存雷达回波信息,该方法能够生成清晰的雷达回波图像,且不存在目标信息缺失现象,相对成像误差极小。  相似文献   
972.
尺度叠加高斯相关模型在GRAPES-RAF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误差水平相关模型影响着分析增量的结构,同时也决定着不同尺度上分析增量信息的多少.为了提高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质量,研究尺度叠加高斯相关模型的特征及其在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高斯模型和尺度叠加高斯模型的空间特征,以及它们的拉普拉斯算子和谱响应函数的特征,同时依据统计的背景误差特征来改进背景误差水平相关模...  相似文献   
973.
为了实现突水危险等级的准确评价,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有限区间云模型评价方法。首先确定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分级标准,并通过组合赋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同时基于正态有限区间云模型理论利用MATLAB计算各指标隶属于突水危险等级的云数字特征,生成正态云滴;最后,对唐家会煤矿61304工作面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评价结果显示,ZL-1、ZL-2和ZL-4点危险等级属于Ⅳ级和Ⅲ级,危险等级高于其它四个评价点。同时,这些位置的钻孔出水量和注浆量明显大于其它评价点,且都位于音频电透视探测结果的异常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适用于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丰富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4.
系统解析长江中游河湖交汇区域航道水深资源的变化,可支撑“黄金航道”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洞庭湖-荆江交汇段为对象,研究洞庭湖分汇区域水沙条件、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河湖交汇段航道水深资源的关系。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运行以来,洞庭湖三口分流量和分沙量延续了三峡工程运行前的减少态势,伴随洞庭湖分流量减少,相对增加的长江干流径流量增强了河床冲刷强度,反馈使得洞庭湖三口分流量和分沙量均处于较低值;荆江河段河床冲刷给航道尺度提升奠定了有利基础,河湖分汇区域不满足4.5 m×200 m(水深×宽度)的长度为12.6 km,占荆江河段碍航总长度的68.35%。碍航驱动机制上:松滋口分流区段(枝城-昌门溪)的4.5 m水槽贯通但宽度不足200 m,汊道分流关系不稳定及洲滩萎缩制约航道条件稳定,枯水位下降及“坡陡流急”现象仍然严峻,不利于航道条件保障及船舶安全航行;太平口分流区段水位下降、洲滩萎缩、汊道交替发展使得枯水航路不稳定或水深不足4.5 m;藕池口分流区域的洲滩崩退、洲滩冲刷引起的向下游泥沙输移,碍航表现为航宽不足200 m或出现水深不足4.5 m的浅滩;洞庭湖入汇影响区段(熊家洲-城陵矶)受弯道冲淤...  相似文献   
975.
为解决传统最小二乘模糊度去相关算法(least-square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 LAMBDA)中LDLT分解的对角矩阵D、下三角矩阵L及其转置矩阵LT计算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等问题,提出M-Cholesky分解法。该方法利用四角规则法,逐步消元计算合成矩阵各元素,每次消元计算中最多只用到3个元素,可减少存储空间、提高计算效率。仿真与实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Cholesky分解法,M-Cholesky分解法求解GNSS整周模糊度的计算效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976.
研究了4种Hg^2+浓度对细基江蓠果孢子和四分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g^2+抑制了果孢子附着却促进了四分孢子的附着,但0.0025mg/L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浓度间差异显著(P〈O.05);Hg^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O.0025、0.0050、0.0075、0.0100mg/L)影响了孢子的正常萌发,使孢子不能正常分裂和生长.刺激了孢子脱落,并且使盘状体的形态发生变异;Hg^2+不恫浓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Hg^2+浓度越高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77.
分析了现有房产测绘分层分户成果中户实体和户产权实体的区别与联系,针对现有房产测绘成果难以满足房屋实体精细化管理需要的问题,从地理场景学的认知描述出发,将房屋实体划分为自然幢、逻辑幢、层、单元、户、间和构件等7个粒度。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房产测绘,结合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基于施竣工图纸进行建筑单体三维建模的Holo Architecture平台如何有效地辅助BIM技术在中国落地,同时支撑多层次、多场景、多维度的房屋实体应用,助力数字城市和数字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78.
基于天绘二号微波测绘卫星的总体设计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发展,以卫星影像成果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备份恢复提取为目的,研究并设计了数据存储管理分系统。首先着眼于各类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维护需求进行分系统的功能子系统设计;再以功能设计为基础,进行体系架构、工作流程和接口关系等软件设计;然后从存储能力、归档能力和元数据索引等方面进行分系统的性能指标设计;最后从实际运行状况方面分析了分系统的整体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分系统的设计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79.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地质样品中贵金属元素分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对样品分解过程中常用的火试金法、碱熔融法、酸分解法以及样品分离富集过程中的吸附法、碲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蒸馏法、生物吸附法等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与不足,展望了技术方法未来发展方向。分解方法中的火试金法经分析工作者不断探索及改进,已成为分解贵金属的最佳手段,但其仍存在试剂消耗量大、成本高、流程长等缺点;碱熔融法虽可分解几乎所有地质样品,但其处理后的溶液存在大量钠盐,需经进一步的纯化;酸分解法主要以高压密闭和卡洛斯管的消解方式为主,但受到样品性质的制约。而不同分离富集的手段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吸附法多用于Au、Pt、Pd的富集,蒸馏法仅适用于Os、Ru的分析。由于贵金属元素具有颗粒效应强、赋存形式复杂多样以及超痕量等特殊性,需要针对样品的类型特点选择相适应的预处理方法。本文提出,应当在现有的贵金属分解方法基础上,结合当前新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寻求更加高效、快捷的分解技术,严格控制流程的本底及各个环节的污染问题,实现多技术、多方法联用,满足贵金属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0.
为了发掘和保护地质遗迹,实现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次对辽宁抚顺市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大致查明具有价值的地质遗迹59处,进一步划分为2大类5类8亚类。首次在区内发现极高锶天然矿泉,首次识别出系统分布的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独特的冰川刨蚀地貌及冰川堆积地貌是区内特殊的景观,对于我国东部第四纪研究具有重要科研价值。除地质遗迹外,三块石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极佳。这里也是历史上兵家重地及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三层评价体系,对各地质遗迹开展综合评价,然后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得到各地质遗迹总评分,确定了地质遗迹级别。结果为三块石地区拥有国家级(Ⅱ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Ⅲ级)地质遗迹19处,省级以下(Ⅳ级)地质遗迹38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