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8篇
  免费   877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430篇
地球物理   535篇
地质学   3850篇
海洋学   62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17篇
自然地理   146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以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并针对我国高氟水特点,提出防止氟中毒的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调查在中医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索其提升策略。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44 例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服务获得感评价指标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其医疗服务获得感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34份。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评价指标10个条目的平均认可度为95.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医保类型、学历、职业、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疾病分期的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认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医院癌症患者的医疗服务获得感与就医便捷度、高级专家诊疗便捷度、配药便捷度、就医时间接受度、诊疗有效性等因素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医保类型、家庭年收入、疾病分期是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虽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高级专家诊疗便捷度、医疗费用接受度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医护人员需采取措施提高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  相似文献   
63.
锰矿是我国战略性紧缺矿种,寻找锰矿尤其是富锰矿是我国地质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西昆仑造山带的西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的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我国近年最重要的富锰矿找矿新发现。然而,目前对该富锰矿带的成矿主要控制因素、形成机制及展布规律等地质问题的认识尚不深入,严重制约了该矿带深部及外围进一步找矿预测工作。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以典型锰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典型锰矿的成矿特征,总结出西昆仑玛尔坎苏富锰矿带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伸展型边缘盆地、丰富多源的锰质来源、海洋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有机质深度参与成岩成矿过程等;初步建立了“玛尔坎苏式”富锰矿的成矿模式,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这对丰富锰矿成矿理论及进一步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西江主洼是珠江口盆地一个低勘探程度洼陷,油气差异聚集特征明显,但其机理不清。本文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烃源岩、断盖组合、储集体系和运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裂陷期沉降、沉积中心有序迁移,造成主力烃源岩自东向西由文四段迁移至文三段、文一+二段,控制东、西部油气差异分布。恩平组区域性泥岩发育且晚期断裂缺乏,导致油气纵向上更易聚集于下构造层;区域泥岩减薄尖灭或晚期断裂切开盖层的区域,上构造层有一定油气分布。"源-汇"类型从宏观上控制储层优劣,影响下构造层油气富集程度;"仓储"运移是控制上构造层油气规模聚集的主要模式。下构造层古近系应作为重点部署方向,东部围绕文四段、西部围绕文三段、文一+二段烃源岩构成的含油气系统展开;上构造层勘探需关注珠海组,在隆起周边寻找具备"仓储"运移模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5.
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相比较硝态氮,高浓度的铵态氮不仅有各种人为来源,天然沉积环境更是造成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NH4+质量浓度介于未检出~180 mg/L。研究区1539组地下水样品中,NH4+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高铵地下水69组,其中含NH4+质量浓度大于30 mg/L的高铵"肥水"23组。对比2005-2008年历史水化学数据,2009-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孔隙含水层高铵地下水样品比例增加25%。高铵地下水呈斑块状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系底部低洼的基底、洼地等退积层序发育的淤泥质含水层中。淤泥层等富含有机质和总有机碳的沉积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铵层",有机氮的矿化是三角洲平原区城市化孔隙含水层中高铵地下水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扩张引起生活污水及富铵工业废水的泄漏入渗是城乡结合部高铵地下水铵氮的重要来源。三角洲平原区中性至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是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吸附、海陆交互作用是珠江三角洲高铵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66.
杨坪  陈安 《探矿工程》2006,33(3):9-11
介绍了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的特点及优越性,利用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的均匀分布,能大大减少试验次数且获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将均匀设计方法引入到注浆试验研究中,并对试验进行了详细设计,实践表明,均匀设计试验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试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7.
朱迎宇 《探矿工程》2006,33(12):26-29
基坑的稳定性与其水平位移的大小密切相关,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控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基坑的安全。通过对某地铁站基坑的水平位移监控数据的整理,揭示了影响基坑水平位移大小的因素,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以上海某长距离急曲线顶管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实测4节管段顶进过程中的顶力,研究了顶力随顶程的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顶进过程中顶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根据67个随机格网样点和分层抽样样点的耕层土壤氮素含量,在ArcGIS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等方法研究了环溪河流域土壤氮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溪河流域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g/kg和53.31mg/kg。研究区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上呈条带状和团块状分布,其低值中心区(〈0.5g/kg)位于团结村不规则三角形区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增加;高值中心区(〉0.8g/kg)主要位于走马村椭圆状区域。区内土壤碱解氮其高值区(〉75mg/kg)主要分布在深弯村以西,低值区(〈33mg/kg)主要分布于窝窝店村和杨柳村一带。影响区内土壤氮素含量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地貌和坡度。  相似文献   
70.
高中地理教材若干概念表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门学科都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都以一系列概念作为其各种命题及其原理、规律的组成因素,都以一系列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依据。要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就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一系列概念,否则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原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