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雷电灾害风险国家标准GB/T217142-2008风险管理中,把雷击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PB作为防雷级别(LPL)的函数取值,没有考虑建筑物的尺寸等参数,较为笼统。本文利用电气〖CD*2〗几何理论(Electro Geometric Model, EGM),建立雷电击中建筑物的模型,研究PB与建筑高度、接闪器高度及安装位置等建筑物本身的参数关系,结合雷电流概率模型推导出更加有针对性的PB计算方法。将此方法用于实体建筑物PB值的计算,与国标给出的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EGM算法计算PB比使用国标给出的参数和方法计算的建筑物雷击风险值普遍增大。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92.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are one of the mostly common used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heir seismic performance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columns and be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tests often column and three beam specimens, some of which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code and oth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arly non-seismic Chinese design code, aiming at repor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damaged or collapsed RC frame strctures observed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effects of axial load ratio,shear span ratio, and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on hysteresis behavior, ductility and damage progress were incorporat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n-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show premature shear failure, and yield larger maximum residual crack widths and more concrete spalling than the 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In addition, longitudinal steel reinforcement rebars were severely buckled. The axial load ratio and shear span ratio prov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ctility, crack opening width and closing ability, while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had only a minor effect on column ductility, but exhibited more influence on beam ductility. Finally, the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atio did not influence the maximum residual crack width and closing ability of the 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相似文献   
93.
2023年10月7日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在不足1 h内接连发生4次Mw 5.5+的地震,称之为“2023年赫拉特地震序列”,此次地震序列是阿富汗境内过去20多年来遭遇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事件,研究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几何和快速分析损坏建筑物的分布状况对理解Herat断裂系统的构造机制、保障高效救援以及灾后规划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欧洲空间局Sentinel-1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利用InSAR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获取2023年赫拉特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场,以升降轨InSAR观测为约束,反演确定发震断层几何和断层滑动分布,并对发震构造进行分析;基于多时相InSAR相干性变化探测方法分析并提取本次震后建筑物损毁代理图(building damage proxy map, BDPM)。结果表明,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均位于Herat断裂带和Siakhubulak断裂带之间,升降轨数据观测得到的最大视线向形变量分别约为32.3 cm和58.9 cm。反演结果显示,同震位错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运动,发震断层北倾,倾角约...  相似文献   
94.
从钻开油层到开采结束期间的每道作业工序都会使油气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不仅严重影响生产井的产能和寿命,而且在勘探阶段还可能失去被发现的机会,造成人才、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国外对油层保护研究起步较早,本世纪30年代就注意到油气层受损问题,50年代开始机理研究,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的油层保护技术体系。本文概括地阐述了国外油层保护技术的兴起、发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几年保护油气层技  相似文献   
95.
临南油田工业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对地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临南油田污水处理后处理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及对储层的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临南油田处理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能好,不会产生沉淀结垢现象,对储层存在一定的速敏效应,不存在盐敏效应,并表现无碱敏或弱碱敏及无酸敏或弱酸敏效应,因此对储层损害程度小,能用于油田污水回注,提高石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96.
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海洋生态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海上化学品泄漏的生态环境风险损失进行先期评估,并将价值评估信息纳入到海洋环境管理中,可为海岸带开发以及海岸带管理经济刺激手段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进行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生态效应识别与影响预测,评估环境风险的生态损害价值,从而为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在储层特征分析和污水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渤西油田污水回注的室内评价研究。通过计算机预测、静态结垢实验和动态结垢实验对污水与地层水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与地层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结垢。污水与储层岩石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污水对储层渗透率存在一定的损害损害的机理可归结为水敏、固相颗粒堵塞等。进行储层保护的化学方法研究,通过室内评价实验,优选了黏土稳定剂和防垢剂,并推荐了加药浓度。  相似文献   
98.
与历史资料作对比,调查分析2008年初梧州市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过程对冬季农作物及水产养殖业造成损害的严重性,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
津沙 《海洋世界》2011,(10):24-29
在国际上,因海上油污损害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而进行的赔偿案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类案件赔偿数额巨大,远远超出一般性的直接环境污损赔偿的额度.因为这种赔偿不仅是对群体利益损失的赔偿,更是对国家利益的赔偿;不仅是对环境利益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对生态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依法治国才能解决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才能铲除改革路上的"拦路虎"。在国土资源领域,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全力打造法治国土,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应做到依法管理国土资源、依法行使权力、依法维护群众权益、依法推进国土改革、依法严以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